Remove ads
奥地利作曲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爾班·馬利亞·約翰內斯·貝爾格(德語:Alban Maria Johannes Berg,德語發音:[ˈalbaːn ˈbɛʁk];1885年2月9日—1935年12月24日),奧地利第二維也納樂派的作曲家。他的作曲風格將浪漫主義抒情與十二音技巧相結合。[1]儘管他的作品數量相對較少,但他以其表達性風格被視為20世紀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包含了「完整的情感世界和結構」。[2]
貝爾格出生並居住在維也納。他在15歲時便開始作曲。他在1904年至1911年期間跟隨阿諾爾德·勛伯格學習對位法、音樂理論和和聲,並採用了他的發展式變奏和十二音技巧原則。貝爾格的重要作品包括歌劇《伍采克》(1924年)和《露露》(1935年,未完成),室內樂《抒情組曲》和《室內協奏曲》,以及一部小提琴協奏曲。他還創作了一些歌曲(藝術歌曲)。有人說他為十二音體系帶來了更多的「人文價值」,他的作品被認為比勛伯格的作品更加「情感化」。[3]在勛伯格本人聲望不高時,他的音樂具有迷人的表面魅力,贏得了許多讚賞者。[4]
貝爾格於1935年因敗血症去世。
貝爾格出生於維也納,在約翰娜和康拉德·貝爾格的四個孩子中排行第三。父親經營着一家成功的出口業務,家族在維也納和鄉村擁有幾處莊園。在康拉德·貝爾格於1900年去世後,家庭的經濟狀況惡化,對年輕的貝爾格產生了特別大的影響,他不得不重讀六、七年級以通過考試。[5]貝爾格在童年時對文學比音樂更感興趣,直到15歲才開始自學音樂並開始作曲。他與家族位於克恩頓州的貝爾格霍夫莊園的女傭瑪麗·碩希爾(Marie Scheuchl)有了一個女兒,名叫阿爾比娜(Albine),出生於1902年12月4日。[6]
在1904年10月成為阿諾德·勛伯格的學生之前,貝爾格幾乎沒有正規的音樂教育。在勛伯格的指導下,他學習了對位法、音樂理論和和聲。[7]到了1906年,他已經全職學習音樂;到了1907年,他開始了作曲課程。他的學生作品包括一部鋼琴奏鳴曲的五份草稿。他還創作了歌曲,包括他的《七首早期歌曲》(德語:Sieben frühe Lieder),其中三首是貝爾格首次公開演出的作品,這場在維也納的音樂會也展示了勛伯格其他學生的作品。
這些早期的草稿最終形成了鋼琴奏鳴曲,作品1(德語:Klaviersonate,1907–08年);這是有史以來最傑出的「處女作」之一。[8]貝爾格在1911年之前與勛伯格一起學習了六年。勛伯格的教導之一是音樂作品的統一性取決於「所有方面都源於一個基本思想」的觀念;這個觀念後來被稱為發展式變奏。貝爾格將這一觀念傳授給了他的學生,其中之一狄奧多·阿多諾表示:「他傳授的主要原則就是變奏:每樣東西都應該從另一些東西發展出來,但又有內在的差異。」[9]鋼琴奏鳴曲就是一個例子——整個作品都源於開頭的四度樂型和開頭樂句。[10]
貝爾格是維也納繁華的世紀末文化精英中的一員。他的圈子包括音樂家亞歷山大·馮·策姆林斯基和弗朗茨·施雷克爾、畫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作家和諷刺家卡爾·克勞斯、建築師阿道夫·路斯以及詩人彼得·艾騰貝格。
1906年,貝爾格遇到了歌唱家海倫·納霍夫斯基(1885年–1976年),她是一個富有家庭的女兒(據傳實際上是弗朗茨·約瑟夫一世與安娜·納霍夫斯基的私生女)。[11]儘管她的家庭對他們的關係持有敵對態度,但他們於1911年5月3日結婚。
1913年,貝爾格的《艾騰貝格歌曲》(1912年)中的兩首在維也納首演,由勛伯格指揮。這場臭名昭著的醜聞音樂會引發了騷亂,不得不停止演出。貝爾格實際上撤回了這部作品,直到1952年才完整演出。完整的樂譜直到1966年才出版。[12]
1915年至1918年,貝爾格在奧匈陸軍服役。1917年休假期間,他加快了第一部歌劇《伍采克》的創作進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重新定居在維也納,擔任私人學生的教師。他還幫助勛伯格經營他的私人音樂表演協會,該協會通過公開彩排、重複演出和排除專業評論家的方式,旨在為探索和欣賞不熟悉的新音樂創造理想環境。[13]
貝爾格對數字23特別感興趣,並在幾部作品中使用它安排結構。關於他對此感興趣的原因,有各種說法:他可能從威廉·弗利斯的生理節律理論中得到啟發,該理論認為23天的周期具有重要意義[14],或者是因為他總在每月的23日開始哮喘。[15]
在1924年,三個《伍采克》的片段演出,這給貝爾格帶來了他的首次公開成功。貝爾格在1922年完成了這部歌劇,首演於1925年12月14日,由埃里希·克萊伯在柏林指揮。如今,《伍采克》被視為20世紀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貝爾格在1928年開始着手創作他的第二部歌劇《露露》,但在1929年中斷了創作,轉而在夏天完成了音樂會詠嘆調《酒》。《酒》在多個方面都預示了《露露》,包括聲樂風格、配器、設計和文本。[16]
貝爾格的其他知名作品包括《抒情組曲》(1926年),其使用複雜的密碼記錄了一段秘密的戀情;後馬勒派的《三部管弦作品》(1915年完成,但直到《伍采克》之後才演出);以及小型協奏曲《室內協奏曲》(1923-1925年),為小提琴、鋼琴和13件管樂器而作:這部作品寫得如此細緻,以至於皮埃爾·布列茲稱其為「貝爾格最嚴密的作品」,它也充滿了密碼和事後揭示的隱藏程序。[17]正是在這個時候,他與美國前衛作曲家亨利·考埃爾會面,從此他的作品中開始出現音簇;他們最終建立了一生的友誼。[18]
20世紀30年代,維也納和德國的音樂界因反猶太主義的抬頭和納粹主義的文化意識形態對現代性的抨擊而變得日益艱難。即使僅與猶太人有關聯也可能導致被舉報,而貝爾格的「罪行」就是曾經與猶太作曲家阿諾德·勛伯格學習。貝爾格發現他在德國的音樂演出機會越來越少,最終他的音樂被禁止,並被列入頹廢音樂名單。[19]
1932年,貝爾格和他的妻子在克恩頓州濱湖席弗靈附近的沃爾特湖南岸買下了一座與世隔絕的小屋,名為林屋(德語:Waldhaus),他能夠在那裡隱居並專注於創作《露露》和小提琴協奏曲。[20]到了1934年底,貝爾格捲入了圍繞着尋找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院長克萊門斯·克勞斯的繼任者的政治陰謀之中。
隨着納粹黨在1933年初上台後,他的作品在德國的演出越來越多被取消,貝爾格需要確保新任院長會支持現代主義音樂。最初,《露露》的首演計劃在伍采克,貝爾格希望埃里希·克萊伯在1925年指揮了《伍采克》的首演後繼續支持他的音樂,但現在這一計劃看起來越來越不確定,1934年春天,柏林當局拒絕了《露露》。克萊伯於1934年11月30日在柏林指揮了《露露》交響組曲的演出,這也成為他辭職的場合,以抗議文化與政治的混淆程度。即使在維也納,維也納樂派音樂家的機會也越來越少。[19]
貝爾格因為俄裔美籍小提琴家路易斯·克拉斯納委託他創作小提琴協奏曲(1935年),中斷了《露露》的配器工作(這筆費用對他來說十分重要)。這部深情哀痛的作品以非常快的速度創作完成,並在貝爾格去世後首次演出,如今已成為他最著名、最受喜愛的作品。與他晚年的作品一樣,它採用了對勛伯格的「十二音技法」個人化版本,使作曲家能夠創作出明顯帶有調性的片段,包括引用歷史上的調性音樂,如巴赫的讚美詩和卡林西亞的民歌。小提琴協奏曲題獻給建築師瓦爾特·格羅佩斯和阿爾瑪·馬勒夭折的女兒曼農·格羅皮烏斯,副標題為「紀念一位天使」。[21]
貝爾格在維也納去世,享年50歲,時間是1935年的平安夜。他死於敗血症,據說是由他背上的一個癤引起的,這個癤是在11月被昆蟲蜇傷後引發的。[22]他被埋葬在維也納的希青公墓。
在去世之前,貝爾格只完成了《露露》三幕劇的前兩幕的配器。這兩幕在1937年在蘇黎世成功首演。出於個人原因,海倫妮·貝爾格隨後禁止任何試圖「完成」最後一幕的嘗試,而事實上,貝爾格已經完成了這一幕的縮譜(英語:short score)。[23]因此,一份秘密的配器委託交給了弗里德里希·策哈,並於1979年在巴黎(由皮埃爾·布萊茲指揮)首演,這發生在海倫妮去世後不久。
貝爾格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也是第二維也納樂派中最廣為演奏的歌劇作曲家。[5]有人說他在十二音體系中注入了更多的「人性價值」,他的作品被認為比勛伯格更「情感豐富」。[3]在批評上,人們認為他在音樂中保留了維也納傳統。[5]
貝爾格的學者道格拉斯·賈曼(Douglas Jarman)在《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辭典》中寫道:「[隨着]20世紀的結束,那個『保守』的貝爾格突然像[喬治·]珀爾所說的那樣,成為最具前瞻性的作曲家。」[5]
阿班·貝爾格四重奏團以他的名字命名,活躍於1971年至2008年。
小行星4528 Berg以他的名字命名(1983年)。[24]
位於維也納國立歌劇院旁的阿爾班·貝爾格紀念碑於2016年揭幕。
鋼琴
室內樂
管弦樂
聲樂
歌劇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