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弗雷德·洛塔爾·魏格納(德語:Alfred Lothar Wegener,1880年11月1日—1930年11月2日)是一位德國地質學家、氣象學家和天文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是大陸漂移說創立者,該學說認為遠古時代的地球只有一塊「泛古陸」或稱盤古大陸的龐大陸地,被稱為「泛大洋」的水域包圍,該大陸後來開始破裂,形成現在的七大洲和五大洋的基本地貌。其他漢語譯名主要有「艾爾弗雷德·魏格納」、「阿爾弗里德·威格納」、「阿魯夫雷多·魏格納」、「艾爾弗雷德·韋格納」,簡稱「魏格納」。

Quick Facts 阿爾弗雷德·韋格納Alfred Wegener, 出生 ...
阿爾弗雷德·韋格納
Alfred Wegener
1920年代中後期的魏格納
出生(1880-11-01)1880年11月1日
 德意志帝國柏林
逝世1930年11月2日(50歲)
 格陵蘭
母校柏林洪堡大學
知名於大陸漂移學說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地質學氣象學天文學
博士導師朱利葉斯·包辛格英語Julius Bauschinger
簽名
Close

魏格納起初研究天文學氣象學,喜愛冒險,曾乘坐熱氣球參加耐空比賽,並曾經以52小時的成績打破當時最長的耐空紀錄(35小時)。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曾參軍並兩度負傷。魏格納留意到非洲大陸西岸和南美洲東岸的海岸線很相似,因此推測大陸原本是相連的,1912年1月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的地質研討會首次提出大陸漂移的觀點,1915年正式出版《大陸與大洋的起源》一書。他後在1920年、1922年和1929年改進並拓展了大陸漂移學說,但始終沒有引起業界注意,因此頗為沮喪[1]。為尋找更多證據支持,他曾4次前往格陵蘭進行極地上層大氣冰河學的研究及探險活動,並曾在北緯77度的冰上連續渡過2個冬天。1930年11月,他在第4次前往格陵蘭的探險中遇難,享年50歲[1]。科學家在找到巨大陸塊移動的原因之後才接受了他的理論[1]。魏格納的岳父是提出柯本氣候分類法的氣象學家弗拉迪米爾·彼得·柯本

生平

早期

Thumb
阿爾弗雷德·韋格納紀念牌

阿爾弗雷德·韋格納在1880年11月1日出生在於柏林,他是牧師家庭的五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他的父親理查德·韋格納是一個神學家,在柏林文科中學教授語言。1886年,他的家人購買了賴因斯貝爾格附近的一間宅邸,他們將這裡當作度假別墅。今天,當地校舍附近的建築物設立有阿爾弗雷德·韋格納紀念站和旅遊資訊辦公室[2]

他後來畢業於柏林洪堡大學,韋格納在1905年成為林登堡航空氣象台助理。阿爾弗雷德·韋格納與他的兄弟庫爾特(比他年長2歲)對於氣象及極地研究有同樣的興趣。他們率先使用氣象探測氣球來追蹤空氣。韋格納兄弟在從1906年4月5日至7日間創下氣球連續飛行的新紀錄,在空中停留長達52.5小時[3]

格陵蘭島探險

魏格納在1906年首次參加格陵蘭島探險,這次經驗象徵著他生命中一個決定性的轉折點。丹麥人路德維希·米留斯-埃里克森英語Ludvig Mylius-Erichsen率領這次的探險隊,目標是格陵蘭島最後一個人類未知的地區:東北海岸。魏格納在遠征期間於格陵蘭島附近的丹麥港建造了第一個氣象觀測站,他使用風箏氣球進行觀測北極氣候。探險隊隊長和他的兩個同事在遠征期間於曠野喪命。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他於1908年在馬爾堡大學擔任氣象學,天文學和宇宙物理學應用講師。他於這段時期留意到非洲大陸西岸和南美洲東岸的海岸線很相似,因此推測大陸原本是相連的,並於1915年出版《陸與海的起源》一書[4]

魏格納於1914年被徵召入伍,擔任步兵預備役軍官。他在比利時前線,經歷了激烈的戰鬥。他兩次受傷,被認為不適合為繼續服役,隨後被分配到氣象服務隊。

Thumb
韋格納與愛斯基摩人嚮導羅姆斯·威廉,攝於1930年

他於第2次前往格陵蘭考察期間,曾在冰島短暫停留,購買冰島馬來作為馱獸,探險隊後來抵達丹麥港。即使在內陸冰之旅開始了探險隊幾乎全軍覆沒的產犢冰川。丹麥探險隊隊長約翰·科赫英語Johan Peter Koch後來在冰川的冰裂縫跌倒,因此摔斷了腿,花了幾個月來康復。韋格納和科赫格陵蘭島東北部的內陸冰蓋度過第一個冬天[5]。他在1913年回國後,韋格納與前導師弗拉迪米爾·彼得·柯本的女兒結婚。

1919年,魏格納在德國海軍天文台任職,因此與他的妻子和兩個女兒搬到了漢堡。1921年,他被任命為漢堡大學新的高級講師。韋格納在1924年擔任奧地利卡爾·弗朗岑斯大學氣象學和地球物理學教授。他的研究集中在物理、光學以及龍捲風。直到1920年代末為止,他持續研究第二次格陵蘭島探險的成果(觀測、大氣光學)。

1926年11月,魏格納在紐約市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研討會提出了大陸漂移理論,並招致其他科學家批評。魏格納在1929年開始他第三次格陵蘭考察,為以後的主力出征奠定基礎。他做出一個創新的測試,使用螺旋槳來驅動雪地車。

遇難

1930年,魏格納第4次到格陵蘭探險[1]。11月1日,魏格納在50歲生日當天回營地取物資,途中遇難身亡[1]。1931年5月12日發現遺體,並就地埋葬。

成就

Thumb
跨越五大洲的化石樣式,是大陸漂移說的證據之一

他主要研究領域是大氣熱力學和古氣象學。1912年提出關於地殼運動大洋大洲分布的假說:「大陸漂移學說」。他根據大西洋兩岸,特別是非洲南美洲海岸輪廓非常相似等資料,認為地殼硅鋁層是漂浮於硅鎂層之上的,並設想全世界的大陸古生代石炭紀以前是一個統一的(盤古大陸),它的周圍圍繞遼闊的海洋。後來,特別是中生代末期,盤古大陸在天體引潮力和地球自轉所產生的離心力的作用下,破裂成若干塊,在硅鎂層上分離漂移,逐漸形成了今日世界上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情況。但這一假說卻難以解釋某些大問題,如大陸移動的原動力、深源地震造山構造等。

1950年後,為了解釋大陸漂移現象,板塊構造論逐漸發展。該理論認為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板塊拼合而成,海洋和陸地的位置不斷變化。根據該理論,地球內部構造最外層分為兩部分:岩石圈軟流圈,並導致大陸漂移[6][7]

批評

Thumb
1912年至1913年間的阿爾弗雷德·韋格納

魏格納在他的文章裡提出了大量且非常強有力的證據來支持大陸漂移,但是在那個年代,他提出的機制不能說服當時大部分的地球物理學家和地質學家。雖然他的想法吸引了一些支持者,例如南非的地質學家亞歷山大·杜托伊特英語Alexander du Toit和英國的阿瑟·霍爾姆斯英語Arthur Holmes,但是該假說普遍受到科學家懷疑。韋格納作品的美國版於1925年出版,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舉辦的研討會對其極為懷疑,特別反對大陸漂移假說。

1943年,喬治·辛普森寫了一篇文章,強烈攻擊這個理論(以及大陸橋沉沒說),並提出了自己的意見[8]。亞歷山大·杜托伊特在隔年上寫了一篇文章反駁辛普森[9],但是喬治·辛普森的影響力很大,導致韋格納的大陸漂移假設在美國仍然不被學界接受。

直到1950年代後,他所提出的大陸漂移假說才重新獲得逐步肯定。

紀念

後人為紀念他,月球火星上有以他命名的隕石坑「魏格納」(Wegener)。小行星29227也是以他為名的。他遇難的格陵蘭島地區,以他的名字被命名為魏格納半島(丹麥語Wegener Halvø[10]

1980年,魏格納百年誕辰時,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極地與海洋研究所英語Alfred Wegener Institute for Polar and Marine Research在德國不來梅港成立。魏格納勳章也是以他名字命名[11]

個人著作

他人記述

生平傳記

專題紀實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