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弗雷德·德尼·科爾托(法語:Alfred Denis Cortot,1877年9月26日—1962年6月15日),是一位法國鋼琴家、指揮家。是20世紀最著名的古典音樂家之一。作為一名擁有大量曲目的鋼琴家,他對浪漫主義鋼琴作品,尤其是肖邦、弗蘭克、聖桑和舒曼作品的富有詩意的洞察力尤其受到重視。對於杜蘭德版,他編輯了肖邦、李斯特和舒曼的幾乎所有鋼琴音樂的版本。
生平
科爾托生於地處瑞士法語區的尼翁,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瑞士人。他在巴黎音樂學院學習時的第一位老師是埃米爾·德孔布(曾是肖邦的學生。莫里斯·拉威爾也是他的弟子),另一位是路易斯·迪耶梅。1896年,他奪得學院鋼琴比賽第一名(premier prix)。1897年,他在科隆音樂會上首次登台,演奏了貝多芬的第三鋼琴協奏曲。
1898—1901年間,他任拜羅伊特音樂節合唱指揮與助理指揮,1902年他指揮了瓦格納的《諸神的黃昏》在巴黎的首演。他組織了一個名為Société des Concerts[1]的音樂會社團,演出瓦格納的《帕西法爾》、貝多芬的《莊嚴彌撒》、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和一些法國作曲家的新作品。[2]
1905年,科爾托與雅克·蒂奧和巴勃羅·卡薩爾斯組成了當時最有名望的鋼琴三重奏。1907年—1923年,科爾托在巴黎音樂學院任教,他的學生包括克拉拉·哈斯姬爾、迪努·李帕蒂、瓦爾多·佩勒姆特和瑪格麗特·蒙諾。
作為教師的科爾托受到廣泛的讚譽。1919年,他創辦了巴黎師範音樂學院(École Normale de Musique de Paris)。作為一位遊歷極廣的鋼琴家,他也曾作為客座指揮與許多樂團合作過。
1925年3月21日,在新澤西州肯頓,科爾托為勝利留聲機公司錄製了世界上第一張用商用電氣錄音錄製的古典音樂唱片:肖邦的即興曲和舒伯特的《Litanei》,由RCA紅印唱片發行。[3]
此章節尚無任何內容,需要擴充。 (2022年1月1日) |
他在二戰德國占領法國期間支持納粹的行為(出任傀儡政權的政治職務,並在納粹組織的音樂會上演出)使他飽受爭議,戰後他被驅逐出境(persona non grata)。對於他當時的動機曾有爭議,但他仍被禁止公開演出一年,在法國人心目中的形象也一落千丈。但他作為獨奏家仍在其他國家繼續獲得承認,尤其在英格蘭。
演奏
作為鋼琴家,科爾托演奏的肖邦和舒曼最為出名,他修訂的這兩位作曲家的作品集非常注重技術和詮釋上細節問題。他也被許多評論家視為這兩位作曲家最偉大的詮釋者。科爾托記憶力的問題很出名,跟當時許多其他著名鋼琴家(如艾德溫·費舍爾、阿圖爾·施納貝爾和珀西·格蘭傑)一樣,在他的錄音中有許多錯音。這和他的學生迪努·李帕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李帕蒂的技術毫無瑕疵。
儘管有技術上的瑕疵(錯音),科爾托仍是本世紀最出色的音樂家之一,也代表着一個時代的結束。他被認為是個人主觀感性派的最後一位代表人物,輕視精確的技術,重視直覺、詮釋和真正內在的精神。這種詮釋方法已經被現代「科學派」的詮釋方法取代,「現代派」將邏輯與精確放到第一位,以節拍器和文字上的「詮釋」為標準。科爾托重視自由速度(rubato),他是自由速度運用的大師,特別在肖邦和舒曼的短小作品裡面表現的尤其出色。
科爾托留下的錄音主要是肖邦和舒曼的作品,其中肖邦的練習曲、前奏曲、圓舞曲和敘事曲集都是這些曲目最經典的錄音,而他的舒曼作品錄音早已是經典。除了這二位的作品錄音,他還留下了一些小提琴奏鳴曲和三重奏的經典錄音,此外還有德彪西,拉威爾,弗朗克的錄音。當然在新的EMI大包裡還有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講解和演奏示範。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