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印度教神話的阿修羅(梵語:असुर),義為大力神,是一群追求力量的神靈,與提婆互相對抗,阿修羅有時被視為暴力的神靈。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0年11月12日) |
阿修羅及提婆(包括那伽)都是生主的後代。最早期的吠陀教文獻記載提婆族司掌自然現象,如黎明女神烏莎斯及氣候神/雷神因陀羅。而阿修羅族是一群司掌道德及社會的神祇,如伐樓拿(佛教名:水天)掌管天則與理法梨多,和跋伽守護信徒的財富與婚姻;密多羅(佛教名:彌勒菩薩)、伐樓拿及弗栗多都是很具知名度的阿修羅神祇。毗樓遮那(佛教名:大日如來)、松巴和尼森巴原為阿修羅王,後被佛教吸收成為佛陀的稱號[來源請求]。
在吠陀教早期的神話中,仁善的阿修羅被稱為阿底提耶(Aditya),由伐樓那(Varuna)所領導,而殘惡的阿修羅被稱為陀那婆(Danava),由弗利多( Vritra)所領導[1](p. 4)。
後來婆羅門教的文獻如《往世書》和《過去如是說》中,提婆與阿修羅兩方之間的差別開始被明確地二元化,阿修羅作為提婆的敵人被描寫成邪惡的一眾。根據《薄伽梵歌》16.6章的詳細描述,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帶有daivi sampad(神聖的特質,提婆的詞根)或asuri sampad(惡魔的特質,阿修羅的詞根)。總結《薄伽梵歌》16.4章,asuri sampad代表了傲慢、自負、妄想、狂怒、嚴肅及無知[2]。部分正直善良的原為阿修羅的神靈,如伐樓拿,後期就因此而在神話中被「易族」至提婆一方。
佛教誕生於古印度,對婆羅門教神話中的阿修羅作出新的解釋,有說分佈在五道輪迴中的各道,隨着大乘佛教興起,它提出六道輪迴説,將阿修羅列為單獨的道趣,並且在神話中吸收阿修羅到天龍八部護法神隊伍中。
中土一般情況下是將其中的「阿」(a-)字解作「非、不、無」,這和「阿彌陀佛」的「阿」字是同一個,a-有印歐語同源詞英文、拉丁文an-/un-/a-。對「修羅」(-sura)詞義的解釋較多,有:天、端正、酒、同類等等。合起來爲「非天」、「無酒」、「無端正」等。「非天說」阿修羅有天神的福報卻沒有其德性,似天非天;「無酒」就是說不喝酒,傳說阿修羅本用海水釀酒,因海水苦鹹,酒味不佳,阿修羅嫉妒忉利天神有美酒佳餚,一怒之下不再飲酒;「無端正」就是說貌醜,佛經解阿修羅男性相貌極醜陋,女性美貌多姿,常迷倒天人,故阿修羅常與忉利天人聯姻。
現今一些語言學家卻認為,梵語asura一詞不是由a-(非、不)詞根組合而來,而是和古諾斯語的æsir(即北歐神話中的阿薩神族)及阿維斯陀語的ahura(可見於祆教善神阿胡拉·馬自達的名字之中)一詞為同源詞,在其他印歐語同源詞中有大王、王公等含義;故或爲固定拼寫的單詞,本就是一類神靈的名稱,但這一説法仍有很大的爭議性。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