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鐵炮(或鐵砲)是日本語在江戶時代之前對槍械的稱呼,但在廣義的用法中也包含了如火砲一類的大型火器。

![]() |


「鐵炮」本身據說是1543年(天文12年)的時候,被葡萄牙人漂流到種子島傳到日本的武器。葡萄牙人稱呼其叫做「Arcabuz」,最初以標音將其寫成「啊瑠賀放至」。後來以鐵炮稱呼,語源自鎌倉時代,蒙古軍進攻時用的鐵炮,雖然元軍的鐵炮是把火藥裝鐵製容器里點火後投擲,更像現在手榴彈。而火繩槍鐵炮傳進種子島之前,就有類似煙火筒的原始火器傳進日本,在應仁之亂和琉球/沖繩的統一戰爭里,但因實用性不大當時就沒普及。現代日語則以「銃」來表示槍械,很少使用鐵砲一詞。而中文「銃」則指斧頭用來裝柄的洞口部分。[1]
現代日本語則是以「銃」來表示槍械,很少使用鐵砲一詞。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