銖
古代中国质量单位,二十四分一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歷史
至少在戰國時期,多個諸侯國已經在使用「銖」作為質量單位。
《漢書·志·律曆志上》記載「權者,銖、兩、斤、鈞、石也,所以稱物平施,知輕重也。本起於黃鐘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銖,兩之為兩。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稱「銖」的重量定義來源於黃鐘的重量,一龠可以容納一千二百粒黍,其重量為十二銖,也就是每銖為一百粒黍的重量。
漢代至隋代均有開鑄五銖錢,此外還有四銖、六銖等。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