ㄑㄧㄠ陽縣中國名。

海昏縣一樣,鄡陽縣受到彭蠡湖(今鄱陽湖)南侵被淹沒而被廢,整體區域在今都昌縣偏西包含鄱陽湖區,而之後重新的設立的都昌縣可認為是本縣的後續,雖然管轄區域受到鄱陽湖南侵影響有變化,但鄡陽城遺址在都昌縣境內鄱陽湖區。[1]

歷史沿革

事实速览 歷代變更, 設立 ...
歷代變更
設立漢高祖六年(前201年)
使用狀況江西省境內已撤銷的縣份
西漢鄡陽縣(揚州豫章郡)
新朝預章縣
東漢鄡陽縣(揚州豫章郡→揚州鄱陽郡)
三國鄡陽縣(孫吳揚州鄱陽郡)
西晉鄡陽縣(揚州鄱陽郡→江州鄱陽郡)
東晉/十六國鄡陽縣(江州鄱陽郡)
南北朝鄡陽縣(劉宋江州鄱陽郡)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廢。
关闭

漢朝

漢高祖六年(前201年)析番陽縣(今鄱陽縣)西北地置鄡陽縣[2]:47治所在今江西省都昌縣東南鄱陽湖畔泗山,屬豫章郡[3]

新莽時曾改為預章。[4]

東漢建安十五年(210年),後屬鄱陽郡

漢朝時期本縣屬揚州刺史部豫章郡鄱陽郡

孫吳

三國時期本縣屬孫吳揚州鄱陽郡

晉朝

晉朝時期本縣屬揚州江州鄱陽郡

南北朝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廢。[2]:47

南北朝時期本縣屬劉宋江州鄱陽郡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