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逸周書》又名《周書》、《周志》,隋唐以後稱《汲冢周書》,中國先秦史籍。全書十卷。《漢書·藝文志》將之列於六藝,在四庫全書之中為史部別史類。
相傳《逸周書》是孔子刪定《尚書》後所剩,是為《尚書·周書》的逸篇,故得名。東漢蔡邕認為《逸周書》的作者是周公。[1]一說《逸周書》是在晉武帝咸寧五年(279年)發自汲冢,但《漢書·藝文志》中已提到《逸周書》,表明《逸周書》並非在晉代以後才出現於世。[2]現代學者推斷今本《逸周書》是由晉人將漢代流傳的《逸周書》同汲冢中出土的《周書》匯編而成。[3]今本10卷,正文70篇,11篇有目無文。王士漢(1669)首次描述了這種情況。在此之前,各章的流傳尚有學術爭議。該書記錄了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成王、康王、穆王、厲王和景王時代的歷史事件。
中國史學史將其歸為雜史,排除在《二十四史》之外。
《逸周書》又名《周書》、《周志》,隋唐以後稱《汲冢周書》。
《周志》見於傳世文獻:《左傳·文公2年》中引用了《逸周書》原文。[4][5]這一引用很有價值,因為其將《逸周書》(《周志》)與其他《書》區別開來,並可能是指其教育功能。[6]
《漢書·藝文志》稱之為周書。謝墉為抱經堂本作序所說,「『周書』本以總名一代之書,猶之『商書』、『夏書』也。」由於《尚書》中已有《周書》,把《漢志》著錄的《周書》71篇改稱《逸周書》,是比較方便的。今傳本《逸周書》末有序,列舉七十篇標題,加上序本身,恰合71篇之數。蔡邕《明堂月令論》云「《周書》七十篇,《月令》第五十三」,今本仍在第五十三。
《左傳》、《國語》引《周書》多次,其內容在今《尚書》之中;《墨子》《戰國策》也引《周書》多次,其內容在今《逸周書》中。《左傳》引用《逸周書》時,稱「周志」或曰「書」。
《逸周書》最早見於西漢劉向:《漢書·藝文志》注引劉向雲「(《周書》,)周時誥誓號令也,蓋孔子所論百篇之餘也。」[7] 今人羅斌認為:
也許在西漢早期的某個時候,《周書》的傳世版本得到擴充,產生了正好有71章的文本,這樣加上《尚書》的29章,就有所謂「百篇」了。這樣就可以解釋《逸周書》那些似乎與主題完全無關或只是暫時相關的章節了。[8]
《汲冢周書》於西晉初年(約279)出土於汲郡(今河南省衛輝市附近)的魏襄王墓(公元前296),是汲冢書的一部分。夏含夷指出,現行的兩種稱呼都是缺乏根據的,而早期文獻都稱之為《周書》。[9]不過《周書》也是《尚書》的一部分,所以還是稱為《逸周書》以作區分。
根據語言風格和主題的一致性,現代學者發現《逸周書》中的32篇構成了處理政務與軍事主題的核心部分。[10]剩下27篇描述了上至文王,下至景王的歷史事件,補充篇章則記錄了天文(《時訓》)與諡法(《謚法》)。
羅斌不同意夏含夷所說的「文本無明顯條理」,認為「事實上,大多數章節的材料都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11]例如,至少有18章的標題包含「文」(文王)或「武」(武王),[12]現存59章中至少有28章「明確在文王、武王的時期」。
以下是篇名一覽,加*的僅留有標題,有目無文。《大匡》有兩篇。
1-10 | 度訓 | 命訓 | 常訓 | 文酌 | 糴匡 | 武稱 | 允文 | 大武 | 大明武 | 小明武 |
---|---|---|---|---|---|---|---|---|---|---|
11-20 | 大匡 | 程典 | *程寤 | *秦陰 | *九政 | *九開 | *劉法 | *文開 | *保開 | *八繁 |
21-30 | 酆保 | 大開 | 小開 | 文儆 | 文伝 | 柔武 | 大開武 | 小開武 | 寶典 | 酆謀 |
31-40 | 寤儆 | 武順 | 武穆 | 和寤 | 武寤 | 克殷 | 大匡 | 文政 | 大聚 | 世俘 |
41-50 | *箕子 | *耆德 | 商誓 | 度邑 | 武儆 | 五權 | 成開 | 作雒 | 皇門 | 大戒 |
51-60 | 周月 | 時訓 | *月令 | 諡法 | 明堂 | 嘗麥 | 本典 | 官人 | 王會 | 祭公 |
61-70 | 史記 | 職方 | 芮良夫 | 太子晉 | 王佩 | 殷祝 | 周祝 | 武紀 | 銓法 | 器服 |
《逸周書》篇目有與出土青銅器銘文相近的語段。[13] 夏含夷認為,《逸周書》經歷了兩次修訂。[7]
第一次發生在戰國中前期,一位編者編纂了32篇核心文本,具有戰國文本的語言與思想特點,並被《左傳》《韓非子》《戰國策》等引用。
第二次發生在西漢早期,另一位編者重編了70章和序(仿《尚書》舊序)。次要章節創作時間或早或晚於核心章節,例如《武順》使用「帝」一詞,羅斌認為這篇當作於秦始皇之前。[14]晚清學者朱右曾指出,《逸周書》雖然可能並非作於周初,但也沒有戰漢偽書的特徵。
《逸周書》在諸子中的思想脈絡仍不清楚。羅斌指出,有幾家(包括儒學一支)強調「文治武功」的概念。[15]
經學界認為《逸周書》最早的章節可能是在晉地流傳下來的,保存下來的引文確實大多出自晉人之手。《逸周書》與《文子》在主題上也有許多相似之處,後者據稱也是晉國人所編。[16]
《二十四史》的《藝文志》提供了寶貴的歷時資料。《漢書·藝文志》(111)記載了《周書》或稱《周史記》,有71章;《隋書》(636)載《周書》有十卷,是汲冢書的一部分。顏師古(581–645)注《藝文志》時,稱71章中僅存45章;但劉知幾(661–721)則稱71章全部有存。《舊唐書》(945)列出三國孔晁注8卷本《周書》;《新唐書》(1060)列出10卷本《汲冢周書》和孔晁注8卷本《周書》。《宋史》(1345)及之後的史書都只列出了10卷本《汲冢周書》。夏含夷的結論是,唐代之前存在兩個不同的版本,即8卷本孔晁注周書,和10卷本《汲冢周書》。[17]北宋時期兩者被編在一起,11章的佚失發生在南宋中期之前。
這兩種將現存《逸周書》與汲冢書、孔晁注聯繫起來的說法,在歷史性上值得懷疑。第一,當代對《逸周書》的研究明確表明,所收文本不可能與《竹書紀年》一起從汲冢墓中出土。夏含夷就認為:「從公元前296年襄王下葬,到公元280年出土的近六百年中,《逸周書》一直作為《周書》這樣一個整體存在。」[18]部分章節(如《職方》)的內部證據表明,該章寫於秦統一之後。[19]第二,最早作注的孔晁不太可能參考過汲冢書。雖然孔晁生卒年不確定,但與王肅(195–256)當是同時代人,最後一次提到是在266年的諭旨中。故而夏含夷斷定孔晁注肯定是在280年出土之前就添加到文本中的。[20]史料記載了許多解讀汲冢書的學者,其中沒有孔晁。
《逸周書》作注工作始於三國孔晁,延續至今。孔晁注現存59章中的42章,並收於大多數版本中。清代學者對《逸周書》有豐富的研究。盧文弨(1717–1796)批註本基於元、明兩朝的8個版本,並收集了清初12種注。《四部備要》(1936)重印了盧文弨本,稱為抱經堂本。《四部叢刊》(1919)重刊了最早的版本,即嘉興省立書院的章檗本(1543)。 與其他大多數古籍相比,《逸周書》一直被中外學界所忽視。羅斌認為:「對這部書的偏見,部分原因可能是人名誤以為《周書》是孔子剔除出去的不適合收在《尚書》裡的篇目(《尚書》裡面本就有《周書》),這也是導致它被忽視的原因之一。」[21]
司馬遷知道與《逸周書》相近的一些文段,《史記》關於周代歷史的部分與《逸周書》有很多相似之處,尤其《克殷》與《多義》兩篇幾乎被完整抄錄進《史記》。[22]這觀察最早由丁黼做出。[23]
關於《逸周書》的出土文物有
《世俘》遭孟子譴責,並被司馬遷忽略,可能是《世俘》被收入《逸周書》而非《尚書》的原因之一。[25] 《逸周書》成書後,宋朝之後的傳統儒家學者(丁黼等人)譴責《逸周書》沒有充分反映歷史,立場特點是將道德判斷與文本批評結合起來。明初方孝孺(1357–1402)的譴責最尖銳,《遜志齋集》:「王者之師,禁亂除暴,以仁義為本。其《大武篇》則曰:『春違其農,夏食其榖,秋取其刈,冬凍其葆。』不仁孰甚焉!其《大明篇》則曰:『委以滛樂,畧以美女。』不義孰甚焉!此後世稍有良心者所不忍為。……其他若是者甚衆。及載武王伐商之事,往往謬誕,與書不合。由此觀之,決非《周書》謂孔子刪定之餘者,非也。其中若《諡法》《周月》《時訓》《職方》之篇,又與《爾雅·月令》間有合者,竊意漢初書亡,隱士縉紳之流所偽者以為《周書》,而司馬遷不察,故引而用之。劉向因以為古書耳……」[26]
近年烏克蘭學者葛覺智指出,《世俘》是已有文段的匯編。以此觀點來看,更能輕易理解《世俘》的組織結構、俘虜和牲畜的總數等,它展示的王權理想與周天子征伐的「天命」道德主義相去甚遠,因此,孟子拒絕接受可能是更真實的記載[2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