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油粒體(英語:elaioplast, elioplast[1]),又稱油質體、造油體,是植物細胞中的一種質粒體,屬於白色體,其主要功能為儲存和合成脂質[2]。油粒體的英文名稱elaioplast來自古希臘文的ἔλαιον(elaiov),意指橄欖[1]。
油粒體是一種特化的白色體[3],形狀多為圓形,其功能與脂質儲存與代謝有關,通常以「質粒體小球」(plastoglobuli)的形式儲存脂質,質粒體小球過去認為分散在油粒體的基質中,後來發現它們可能與類囊體基粒邊緣膜曲率最大處相連,其外側由原纖維蛋白包覆以避免其相互融合,內部除了脂類外,還有與類萜代謝有關的酵素。數個質粒體小球可以細頸狀的區域彼此結合成串狀[4]。
油粒體中的油脂多與與原核生物合成的油脂相似的三酸甘油酯、與固醇酯,與內質網中合成的油脂成份有所不同[1]。
和其他質粒體一樣,油粒體有自己的環狀DNA,可自行透過分裂而增生。除了油粒體之外,特化為儲存功能的白色體還有澱粉體和蛋白質體[3]。
油粒體常存在於苔蘚植物和單子葉植物的細胞中[5],它們常存在於植物的花朵、果實與種子等器官,例如柑橘果皮外側的細胞即富含油粒體,其合成的脂類為柑橘果實的香氣來源[3],許多植物花葯絨氈層細胞中也有油粒體,花粉釋放前,絨氈層的細胞會分解,使油粒體被釋出,讓其中的油脂附著在花粉最外側的壁上[2]。
油粒體中儲存的脂質在需要時可分解供植物使用。以種子細胞中的油粒體為例,儲存的三酸甘油脂先被脂酶分解成甘油與三分子游離的脂肪酸,甘油可轉換成醣類或參與呼吸作用,脂肪酸則進入乙醛酸循環體,經過一連串乙醛酸循環的代謝步驟,最後轉換成葡萄糖。有時三酸甘油脂只釋出兩個脂肪酸,形成甘油一脂,也會直接從油粒體移至乙醛酸循環體加以分解[6]。
不同植物分解油粒體的機制有所差異。玉米、油菜和蓖麻等的種子脂酶存在油粒體中,不過前兩者在乾燥的情況下不存在脂酶,蓖麻乾燥下的脂酶也可能和脂質大量分解無關,發芽時仍是以新合成的脂酶分解脂質。棉花種子的脂酶則是在細胞質合成後再送入油粒體中[6]。
許多植物也以油脂體(oleosome)貯存脂質,油脂體是由粗糙內質網衍生的構造,並非質粒體。與油粒體相比,油脂體可能多用於較長時間的貯存[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