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赤尾青竹絲(學名:Viridovipera stejnegeri)又名福建竹葉青蛇、福建綠蝮、中國竹葉青蛇,俗稱赤尾鮐(「鮐」有時亦誤作「呆」)、青竹蛇或青竹鏢,是一種分佈於印度、尼泊爾、緬甸、泰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等地的蝮亞科竹葉青屬毒蛇,有三個亞種,在台灣為六大毒蛇之一。[4]
赤尾青竹絲 | |
---|---|
赤尾青竹絲,攝於台灣拉拉山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爬蟲綱 Reptilia |
目: | 有鱗目 Squamata |
亞目: | 蛇亞目 Serpentes |
科: | 蝰科 Viperidae |
屬: | 綠蝮屬 Viridovipera |
種: | 赤尾青竹絲 V. stejnegeri
|
二名法 | |
Viridovipera stejnegeri (Schmidt, 1925)
| |
異名 | |
|
中小型蛇類,最大體長約90公分,體型瘦長,頭部呈三角形,頸部細長,眼睛為紅色,眼睛和鼻孔間有可感熱的頰窩。身體背部為翠綠色或深綠色,腹側有一條白色細縱線,雄性在白線下還有一條紅縱線,但不是絕對,有時亦有無縱線的個體,或是只有白色縱線的雄性,腹部為淡黃綠色,尾部為磚紅色。
白天夜晚均會活動,但以夜間活動較為頻繁。通常以蛙類、蜥蜴、鳥類、老鼠及鼩鼱為食,其中又以蛙類為主。以卵胎生方式繁殖,一般於秋季交配,隔年的夏季生產。每窩可產2~15條幼蛇,初生幼蛇長約26公分,一年半左右即可達到性成熟[5]。
雖然毒性較弱,但因為體色與植物相近會攻擊棲地裡採集植物的人,是台灣咬人紀錄最多的蛇類。毒液中含有出血性毒素,被咬的傷口會腫痛、發癢、瘀血或起水泡。[5]
棲地形態極為廣泛,由低海拔次生林到2,000多公尺山區的各類型環境皆能發現到牠的蹤跡。[6]
本種於2023年被收錄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