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法藏生於長安。風度奇正,智慧超群。十七歲入太白山求法。初應名僧義學之選,從玄奘法師譯經。後以見識相異,退出譯場,經智儼雲華寺講授《華嚴經》,為智儼所讚賞並收為門徒。[3]
高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智儼圓寂前付託其於弟子道成、薄塵,請授菩薩戒,講《華嚴經》兼講《梵網經》[4]。
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武則天為樹福田,度僧,並把住宅施捨作太原寺。於是道成、薄塵等京城耆德連狀薦舉,度法藏為僧,並且令隸屬太原寺。此時法藏只受了沙彌戒[5],奉詔在太原寺講授《華嚴經》。後居雲華寺,武則天命京城十大德為授具足戒,並賜《華嚴經》中賢首菩薩之名,一般稱為賢首國師。自此,法藏頻繁參於翻譯、廣事講說和著述。他受命進宮講華嚴經,以善喻、擅辯得皇帝寵信,可以參與政事,獲三品官厚賞。獲得皇帝門師地位,聲勢顯赫。
武后聖歷二年(公元699年),法藏重譯的《華嚴經》,詔令法藏在洛陽佛授記寺宣講。[6]前後講新舊《華嚴經》三十餘遍。唐中宗、唐睿宗都禮請他作菩薩戒師。
唐玄宗先天元年歲次壬子(712年),法藏圓寂於長安大薦福寺[7]。世壽七十,僧臘四十三。追贈鴻臚卿。葬在神和原華嚴寺的南邊,秘書少監閻朝隱為作碑文,概述法藏一生行化,即現存「大唐大薦福寺故大德康藏法師之碑」。智儼所創教相和觀行的新說,得到法藏詳盡的發揮,才使一宗的教觀建立周備。故曰,法藏是華嚴宗的實際創立者,世稱他為華嚴宗三祖。中宗為其建華嚴寺等五所,與天台宗並駕齊驅。
主要思想
法藏繼承了智儼的法界緣起思想,用緣起因分、性海果分二門闡明宇宙萬法的實相。性海果分就是諸佛的境界。緣起,就是法界緣起,其相狀為無盡圓融。宇宙萬法,有為無為,色心依正,過去未來,通通互為因果。因此,一法為因,萬法為果;萬法為因,一法為果。自它互為能、所緣起,相資相待,圓融無礙。所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舉一盡收,以一塵為主諸法盡伴;相即相入,重重無盡。
法藏將自己的華嚴思想分為四門:三性同義、緣起因門六義、十玄緣起無礙、六相圓融。
三性是《攝大乘論》中所講的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也是唯識宗的一個基本理論。法藏立本三性和末三性,圓成實性的本末二義是不變和隨緣,依他起性是無性和似有,遍計所執是理無、情有。那麼本三性是不變、無性、理無三義,末三性是隨緣、似有、情有。[8],都是強調現象背後的本體,因而是同一無別的。末三性則是「不動本而常末」[9]。都是在強調本體的前提下由本體所顯的現象,也是同一無別的。本三性為真,末三性為妄,相互之間也是融通一際的,「真該妄末,妄徹真源,性相通融,無障無礙」[9]。如果從總的方面看,三性也是融合的,「總說者,三性一際,舉一全收,真妄互融,性無障礙」[9]。
因門六義是說明現象之間複雜的融合關係的,法藏從體之空有,力用之有無,緣之待與不待三方面分析事物之「因」,再結合《攝大乘論》中的六義——剎那滅、果俱有、待眾緣、性決定、引自果、恆隨轉——進行分析,而得出因門六義。[9]
- 按「剎那滅」而有「空、有力、不待緣」義。剎那滅指種子才生就滅。由於剎那滅,種子無自性,是體之空;種子滅而現行(諸法現象)生,因而是有力;種子謝滅和生起現行,不需要任何條件,是不待緣。
- 按「果俱有」而有「空、有力、待緣」義。果俱有指種子生果,而果俱存。從種子對現行的依賴性,與現行俱存而有的特性看,是體之空,「俱有故方有,即顯是不有,是空義也」。因果相依而成有,是有力;能生起果,但這種生果需要相依的條件性,是待緣。
- 按「待眾緣」而有「空、無力、待緣」義。待眾緣是講種子生現行,需要許多條件。由這種條件性,是體之空;沒有條件就不能生果,是無力;這條件性本身說明了是待緣的。
- 按「性決定」而有「有、有力、不待緣」義。性決定是講種子的本性是決定不變的。這種本性的不變性,是體之有;能夠不改自性而生果,因而是有力;本性不改,不因任何條件而改變,是不待緣。
- 按「引自果」而有「有、有力、待緣」義。引自果是講種子只能引起自類的現行。能引起自類的現行,是體之有;能夠生現行,是有力;但是需要條件而生,是待緣。
- 按「恆隨轉」而有「有、無力、待緣」義。恆隨轉是講種子永遠隨藏識而存在,因此,是體之有;也因為依賴於藏識,不能違緣,自身無力用,也是待緣。因門六義體現出的融合關係,「由空、有義故,有相即門也;由有力、無力義故,有相入門也;由待緣、不待緣義故,有同體、異體門也」。
十玄門是講萬法之間十種玄妙的融合關係。
法藏以教義、現事、解行、因果、人法、分齊境位、師弟法智、主伴依正、隨示根欲示現和逆順體用自在十門來說明無盡緣起義,又以十玄門來進一步說明這十門,即是:同時具足相應門、一多相容不同門、諸法相即自在門、因陀羅網境界門、微細相容安立門、秘密隱顯俱成門、諸藏純雜具德門、十世隔法異成門、唯心迴轉善成門和託事顯法生解門。
這十玄來自智儼而又與其觀點稍異,智儼的十玄門被稱為「古十玄」,而法藏的為「新十玄」。[10]
六相圓融從總別、同異、成壞六個概念來討論融合關係,總相是事法由部分而構成的總體,別相是總體中包含的各各差別的部分,同相指不同組成部分互相結合,構成整體,異相是同一整體中各個部分的特殊性或差別性,成相是緣起法由各部分構成,壞相是各部分各住自性而不動。從事物的全體與部分、同一與差別、生成與壞滅來討論同即異、異即同,總即別、別即總,成即壞、壞即成這樣的融合關係。
本質上可歸納為理事無礙和周遍含容。理事無礙的主要精神是事法舉體全理,真性之理舉體全事,由此而相即、相奪,等等。法藏作十門分析,每門又分十層[11]。事融相攝,法藏作相在、相是二層分析,一在一切中,一切在一中;一即是一切,一切即是一[12]。
法藏的思想還包括攝境歸心真空觀、從心現境妙有觀、心境秘密圓融觀、智身影現眾緣觀、多身入一境像觀和主伴互現帝網觀[13]。針對窺基的五重唯識觀,法藏提出十重唯識觀。這十重唯識觀是:相見俱存唯識、攝相歸見唯識、攝數歸王唯識、以本歸末唯識、攝相歸性唯識、轉真成事唯識、理事俱融唯識、融事相入唯識、全事相即唯識和帝網無礙唯識[14]。
法嗣
弟子
著作
- 華嚴部
- 《華嚴探玄記》
-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又稱《華嚴五教章》)
- 《華嚴經文義綱目》
- 《華嚴經旨歸》
- 《華嚴策林》
- 《華嚴經義海百門》
- 《華嚴金師子章》
- 《華嚴經明法品內立三寶章》(又稱《華嚴雜章門》)
- 《華嚴經傳記》五卷(門人慧苑、惠英等續成)
- 如來藏緣起部[19]
- 《入楞伽心玄義》
- 《大乘密嚴經疏》
- 《大乘起信論義記》
- 《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
-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
- 雜疏部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疏》
- 《十二門論宗致義記》
-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
- 止觀部
- 《華嚴遊心法界記》(與《華嚴五教止觀》關係密切)
- 《華嚴三昧章》(或題為《華嚴發菩提心章》,含有《華嚴法界觀門》之內容)
- 《妄盡還源觀》
- 《華嚴經普賢觀行法門》
已佚的有《新華嚴經序注》一卷,《新華嚴經略疏》十二卷,《華藏世界觀》一卷、《法華經疏》等等。
《五教章通路記》載《華嚴經關脈義記》法藏作,《新譯華嚴經七處九會頌釋章》則說新羅元曉法師作《華嚴關脈義》。《華嚴經問答》與智通的《錐洞記》相似,現代學者認為該問答其實是新羅僧人智通記錄義湘講解華嚴經的講義,而非法藏所作[20]。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