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花(學名:Cordyceps sobolifera),又名胡蟬、蟬菌、蟬蛹草、金蟬花、蠶茸,是麥角菌科蟲草屬真菌,會寄生在蟬蛹或者是幼蟲身上,待將蟲體內營養吸收盡後使其死亡,然後將其屍體變成菌核,並在屍體前段長出子座。蟬花主要出現在中國的四川、江蘇、浙江、福建,而在台灣也有出現其蹤跡,曬乾後可入藥。
概述
蟬花為名貴傳統中藥材,有散風熱、鎮驚、明目之功效。主治小兒天吊、驚癇、心悸、夜啼(見本草綱目)。蟬花別名蟲花,是某些蟬若蟲受蟬擬青黴菌(Paecilomyces cicadae)寄生後的產物,是一種菌蟲複合體。此菌於1838年由Miquel定名為蟬棒束孢霉(Isaria cicadae)。此後出現多種同物異名。如蟬草(Cordyceps cicadae)、基生棒束孢(Isaria basili)、辛克萊球殼孢(Sphaeria sinclairii)等。蟬擬青黴的有性階段,被認為是大蟬草(Cordyceps cicadae),大蟬草俗名獨角龍,子座棒狀或角狀,從寄主頭部發出,單生或叢生,褐色。在自然界廣為分布的是蟬擬青黴(蟬花),大蟬草稀少。
Rant於1925年提到,蟬棒束孢霉(Isaria cicadae)在中國叫「Sandwhe」,是治療小兒用的藥物。
蟬擬青黴的寄主有7種,即竹蟬(Platylomia pieli)、山蟬(Cicada flammata)、蟪蛄(Platyleura kaempferi)、雲南黑蟬(Cicadatra shaluensis)、草蟬(Mogannia conica)、小鳴蟬(Oncotympana ella)和透翅蟬(Hyalessa ronsnana),多分布在中國南方諸省。竹蟬常見於毛竹產區,是蟬擬青黴的重要寄主。此蟲6年1代,每代5齡,常年生活在土壤中,以老齡若蟲最易感病。當氣溫18-24℃,相對濕度>80%的溫暖濕潤季節,在淺土層活動的老齡若蟲,接觸帶菌的土壤發生感染。到翌年6、7月份,溫濕度合適,發病死亡蟲體前端長出淺黃色或蛋黃色孢梗束,突破表土,伸向地面,形成我們常見的蟬花。
南方的浙、閩、皖、滇、蜀諸省均有分布。在浙江,生長着竹林的丘陵地帶,海拔80-500 m,地勢平緩,鬱閉度較高,土質疏鬆,濕度較大,地面覆蓋有枯枝落葉層,且常有竹蟬活動的某些林地,一般均能採到蟬花標本。反之,坡度較陡,芒萁骨、茅草叢生,土壤板結,就很少有蟬花的發生。對雲南省三江源頭的考察結果,海拔超過2500 m,蟬花絕跡。海拔低於2500 m的闊葉林或以青岡櫟、錐栗為主,雲南松、冷杉等針、闊葉樹混交林,鬱閉度大,土質松,枯枝落葉層厚的某些林地能採集到蟬花標本。寄主多為小鳴蟬和蟪蛄。純針葉林未發現有蟬花。
蟬花可以人工培養,人工培養物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藥理學作用均和天然蟬花相似或超出天然蟬花。天然蟬花的產生總是依賴於寄主,而寄主又受自然環境的制約,特別是受氣候因子或人為因素的影響。隨着中醫藥事業的蓬勃發展,對蟬花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因此推出人工培養品來替代日益枯竭的自然資源,是一條最為理想的途徑。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