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日邊界衝突(俄語:Советско-Японские Пограничные Конфликты、日語:日ソ国境戦争)是指從1932年—1939年間,蘇聯及其衛星國蒙古人民共和國日本大東亞共榮圈之傀儡政權滿洲國之間的一系列邊界衝突。

Quick Facts 蘇日邊界衝突, 日期 ...
蘇日邊界衝突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部分

1936年日蘇在滿蒙對峙
日期1932年3月1日-1939年9月16日(7年6個月又15天)
地點
滿洲國/滿洲和蒙古
結果 蘇聯紅軍決定性勝利
參戰方
 蘇聯
 蒙古人民共和國
 大日本帝國
 滿洲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蘇聯 格奧爾基·朱可夫
蘇聯 瓦西里·布柳赫爾
蒙古人民共和國 霍爾洛·喬巴山
大日本帝國 植田謙吉
大日本帝國 梅津美治郎
兵力
未知 未知
傷亡與損失
蘇聯檔案數字
20,302人陣亡或失蹤
18,003人受傷
日本估計
29,525人陣亡
8,799人受傷
蘇聯估計
147,259人陣亡、受傷、失蹤或被俘
Close

在佔領滿洲國朝鮮半島後,日本轉而有意奪取對蘇聯領土,日本皇軍蘇聯紅軍因而在中國東北頻繁地爆發衝突。此衝突在《日蘇中立條約》簽署後暫停,直至1945年蘇聯對日宣戰

早期衝突

1932年9月15日簽署《日滿議定書》。第二條規定:「滿洲國及日本國確認對於締約國一方之領土,及治安之一切之威脅,同時亦為對於締約國他方之安寧及存立之威脅,相約兩國協同當防衛國家之任,為此所要之日本國軍駐紮於滿洲國內。」以該議定書為基礎,日滿軍事協定委員會制定了《日滿守勢軍事協定案》,規定當一方或雙方遭到第三國侵略時,兩國軍隊將在日本國軍事指揮官的統一指揮下行動。1932年起,日軍開始以四年計劃旨在充實駐滿洲兵力、改善裝備等應急的軍備建設。[1]

蘇軍從1933年春開始構築堅固的邊境陣地,並開始增兵。1934年6月,遠東蘇軍有11個步兵師、2個騎兵師、650輛坦克、500架飛機,總兵力約23萬;日軍駐滿兵力只有3個師、1個機械化旅、騎兵集團、3個獨立守備隊、約80架飛機,兵力約5萬人,加上日軍駐朝兵力,也不及遠東蘇軍的十分之三。日本陸軍參謀本部認為,在與蘇軍遠東兵力的對比上,駐滿洲和朝鮮的兵力至少要始終保持相當於蘇軍的十分之八,並儘早將航空兵力增強到相當干蘇軍十分之八的水平;以此為目標,迅速擴充軍備。[1]

1935年初,關東軍滿洲國西北地區(呼倫貝爾)的軍事部署基本就緒,關東軍直屬騎兵集團下轄騎兵第1旅團日語騎兵第1旅団 (日本軍)、騎兵第4旅團,由笠井中將指揮,不斷在滿蒙邊界製造軍事挑釁摩擦,試探外蒙古軍事實力和政治態度。1935年1月,蒙滿雙方爭奪哈拉哈廟的所有權,發生武裝衝突,日軍出動駐海拉爾的騎兵部隊,未經交火就占領了哈爾哈廟,日本將這次武裝衝突稱為「哈爾哈廟戰鬥」。1935年日蒙之間發生了176次邊境軍事衝突。經日蘇交涉,滿蒙雙方在1935年6月至1937年9月在滿洲里召開「滿蒙國境會議」,解決雙方邊界線問題,史稱「滿洲里會議」。滿洲國代表團正式成員共4人,首席代表為興安北省省長凌陞,還有興安北警備軍司令官為烏爾金少將,滿洲國軍政部部員齋藤正銳陸軍少佐(實際是關東軍駐海拉爾特務機關長),滿洲國外交部政務司長神吉正一

西北地區防衛司令官即騎兵集團長深感騎兵雖有機動靈活、快速突擊的優勢,但由於兵種單一,加上重兵器不足,難以勝任對蒙古的威懾挑釁目的。關東軍於1936年2月由駐公主嶺獨立混成第1旅團抽調摩托化歩兵1個大隊、山砲1個小隊、戰車1個中隊(輕裝甲車9輛)組成一個特遣支隊,支隊長澀谷安秋大佐,進駐海拉爾,暫配屬於騎兵集團長笠井中將指揮,松村黃次郎中佐指揮的海拉爾陸航戰鬥機部隊擔任空中支援。該支隊來海拉爾不久便直接開往貝爾湖西岸邊地區阿薩爾廟附近集結備戰。1936年3月12日簽訂《蘇蒙互助協定書》,共有兩條:「蒙古或蘇聯領土的領土一旦受到第三國進攻的威脅時,蘇聯政府和蒙古政府約定立即就此情勢進行協商,並採取為他們領土的保衛和安全所必要的一切措施。」「如果締約國一方遭受軍事攻擊時,他們應互相給予各方面的援助,包括軍事援助在內。」[2]1936年3月29日《蘇蒙互助協定書》對外公布。1936年3月30日,日本關東軍渋谷支隊1500人乘汽車50輛、裝甲車12輛、坦克4輛,從貝爾湖西岸阿薩爾廟地區入侵蒙古境內阿達格多蘭地區,蒙軍騎兵300騎,摩托化歩兵1個連,裝甲車約10輛(45mm砲裝備),蘇蒙空軍12架輕型轟炸機也參戰擊潰日滿軍,日軍裝甲車全部被擊毀,指揮軽裝甲車隊的平本鈴雄少尉戰歿,澀谷率部撤回海拉爾重新整頓。(阿達格多蘭事件日語タウラン事件)。1936年4月日本參謀本部發布的命令(「臨命第323號」),廢除了關東軍司令官對「滿洲國」邊境地區實施軍事行動須向參謀本部總長實行事前報告的規定,允許其在認為必要的情況下,在「滿洲國」全境範圍內隨時隨地調動和使用兵力。1936年5月,日蒙雙方交換了阿達格多蘭事件中各自俘獲的12名戰俘以及收斂的對方屍體。1939年7月該支隊隨安崗坦克師團殘部撤回駐地公主嶺。

1936年8月7日,日本首相、外相、陸相、海相和藏相組成的日本最高軍政聯席會議-五相會議,通過《國策基準》:[3]

陸軍軍備,以對抗蘇聯遠東所能使用的兵力為目標,特別應充實在滿洲與朝鮮的兵力,使在開戰初期即能對其遠東兵力加以一擊。

1936年12月,蘇聯在蘇蒙邊境蘇方一側駐紮機械化部隊及騎兵等快速部隊,準備在蒙古受到武裝攻擊時可以快速反應。1937年9月,蘇軍進駐蒙古,與蒙古共同建設防禦工程。

1938年7月日本陸軍第二十三師團從日本進駐海拉爾,原駐呼倫貝爾的關東軍直屬騎兵集團調往蒙疆參加對華戰爭。

張鼓峰事件

張鼓峰事件(1938年7月29日─1938年8月11日),是蘇聯聲稱滿洲國軍(日軍)入侵其領土。日本相信這次入侵原因是蘇聯誤解俄羅斯帝國大清帝國簽訂的《北京條約》規定的邊界劃分(及一系列關於邊界劃分的補充協議),加上邊界劃分標誌遭到竄改。

諾門罕戰役

諾門罕戰役,或稱哈拉哈河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蘇聯遠東發生的一場戰爭。戰事在1939年在當時的滿洲與蒙古的邊界諾門罕發生。日、蘇雙方的軍隊分別代表滿洲國蒙古人民共和國交戰,但蘇、日雙方並沒有向對方正式宣戰。戰事以日本關東軍戰敗結束。日、蘇雙方此後在二戰中一直維持和平狀態,直至1945年8月6日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後,蘇聯在8月8日對日本宣戰並發動八月風暴行動為止[4] [5]

蘇日中立條約

由於日本在諾門罕戰敗,蘇聯與日本在1941年4月13日簽訂類似《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中立條約。

1941年下半年,當納粹德國入侵蘇聯後(巴巴羅薩行動),日本曾考慮撕毀條約,但最終依然維持及繼續進侵東南亞,很大程度由於諾門罕戰役的失敗,導致日本不敢聯同納粹德國攻打蘇聯,雖然日本與德國是三國同盟條約的成員,1945年4月5日,蘇聯單方面中止中立條約,三個月後,蘇聯入侵滿洲,進攻在滿洲的日本關東軍[6]

八月風暴行動

八月風暴行動,或稱滿洲之戰蘇日戰爭,由1945年8月8日開始。蘇聯在這場軍事行動中進攻日本傀儡政權滿洲國,同時也進攻鄰近的蒙疆,佔領南庫頁島千島群島。根據美國的建議,蘇聯佔領了朝鮮半島北部、美國佔領朝鮮半島南部。這標誌著蘇聯自從1939年蒙古邊境戰爭後首次對日本的軍事行動,在雅爾達會議上,它已經同意盟軍中止同日本的中立條約,在歐洲戰爭結束後三個月,加入太平洋戰爭[7]

蘇聯的軍事行動在1945年8月8日開始,即德國於5月8日投降的三個月後。另外,這是在8月6日廣島市原子彈爆炸及8月9日長崎市原子彈爆炸之間。

在政治上,衝突仍未結束,而且日本與俄羅斯至今還未簽訂二戰後的和平條約,及兩國關係因南千島群島的領土爭議而仍然存在緊張,而二戰後美、蘇分別佔領朝鮮。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