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註 1]( 梵語:भिक्षु,羅馬化:bhikṣu,巴利語:bhikkhu),佛教術語,又譯為苾芻(「芻」或作「蒭」),舊譯除饉、除士、除饉士、除饉男,有「怖魔、乞士、淨命、淨持戒、破惡」之多種含意,故通常不意譯,隨音翻作比丘(閩南語:pí-khiu[1][2])、苾芻。
佛教受具足戒之後的男性出家眾,稱為比丘。對應的女性出家眾稱為比丘尼,比丘與比丘尼合稱出家二眾,為佛教四眾、五眾或七眾之一。漢語通常是以和尚(閩南語:hô-siōng、huê-siūnn)作為比丘的通稱,師父(閩南語:su-hū)則是不分比丘、比丘尼都可通用。
名稱
在古梵文與巴利文中,比丘的字面意義,是乞食者[3],或是需要接受佈施的人。其義有五種,其中「破惡(破煩惱)、怖魔、乞士」稱為「比丘三義」,另兩個意思是指「出家人」和「淨持戒在佛陀時代,出家人以解脫為志,專職從事心靈解脫,不事勞作,不作炊飲,以乞食為生,但佛陀戒律亦規定乞不過七家,「上從如來乞法以練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資身」[4],一心只為了修法證法解脫三界束縛。
《巴利律藏》將比丘分類成數種,「乞食名比丘,持缽行乞為比丘,穿破衣為比丘,有名無實的比丘,假冒的比丘,一來的比丘,三皈依受戒的比丘,聖賢的比丘,本質是比丘,有學的比丘,無學的比丘,依和合僧,白四羯摩,無異議通過受具,即此處所謂的比丘。」[5]
因未滿二十歲而未受具足戒的男性佛教僧侶稱為沙彌,只需受十戒;但在滿二十歲受具足戒之後,南傳上座部律要遵守二百二十七條比丘戒,法藏部律要遵守二百五十條比丘戒,藏傳根本說一切有部律是兩百六十二條[6]。
歷史
佛教僧團中,最初的比丘眾,為五比丘。
相關條目
注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