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胡若愚生於一個地主家庭,父親為秀才。胡若愚自羅平兩等小學堂畢業後,1910年(宣統2年)入雲南陸軍講武堂第4期。1911年(宣統3年)10月,參加革命派的昆明重九起義。其後,在唐繼堯手下逐步昇進,參加了護國戰爭、護法戰爭。1918年(民國7年),升任旅長。
1922年(民國11年)春,胡若愚被唐繼堯任命為第2路司令兼前敵副總指揮(後升任總指揮),為擊敗顧品珍使唐繼堯復闢作出了貢獻。胡若愚因功而被封為滇中鎮守使兼戒嚴司令,駐紮昆明。後來,改任滇南鎮守使,駐蒙自。其時,龍雲、張汝驥、李選廷均為鎮守使,連同胡若愚是唐繼堯手下的四鎮守使。
1925年(民國14年),奉唐繼堯的命令,胡若愚同龍雲進攻廣西省。但他們遭到李宗仁領導的新桂系反擊而敗退。其後,唐繼堯的弟弟唐繼虞削弱了四鎮守使的權力。此外,對於唐繼堯的反國民政府路線,胡若愚、龍雲抱持反感。
1927年(民國16年)2月6日,四鎮守使發動兵變,迫使唐繼堯、唐繼虞兄弟下野。3月8日,胡若愚出任雲南省政府省務委員會主席委員,宣誓效忠國民政府。胡若愚任國民革命軍第39軍軍長,龍雲任國民革命軍第38軍軍長。
隨後,胡若愚同龍雲之間發生了爭奪雲南主導權的鬥爭。6月14日,胡若愚先發制人,逮捕了龍雲。但是,龍雲手下的盧漢從昆明逃走,擁立在滇軍中聲望很高的胡瑛,開始對胡若愚進行反撃。由於戰局不利,胡若愚釋放了龍雲,並離開昆明。隨後,胡若愚和張汝驥在貴州省政府主席周西成的幫助下反擊龍雲。1929年(民國18年)7月,胡若愚完全敗北,被迫離開雲南。
後來,胡若愚加入李宗仁的新桂系。參加了反蔣介石的軍事活動,但以失敗告終。1933年(民國22年),胡若愚赴德國學習軍事。1936年(民國25年)夏,胡若愚歸國。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胡若愚被李宗仁任命為第五戰區代理參謀長。後又歷任各職。
抗日戰爭結束後,胡若愚退役。1948年(民國37年),當選行憲國民大會代表,為李宗仁當選副總統盡力。1949年(民國38年)2月國共內戰形勢危急,經雲南出身的第58軍軍長兼第11兵團司令魯道源(白崇禧配下)的推薦,胡若愚臨危受命重出江湖任該兵團副司令,重歸軍界。9月,胡若愚任第58軍軍長。其後,代因病入院的魯道源領導第11兵團。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