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肉卷(英語:Meatloaf),又名烘肉卷,是用絞肉及其他香料所製成的美式家常菜[1],其起源可以追溯至歐洲,類似的菜式早於公元5世紀的古羅馬烹飪書《阿匹西尤英語Apicius》(Apicius)中已有記載,傳統的肉卷在德國比利時都頗受歡迎,製作方法亦與荷蘭的肉丸有點近似。現代美式烘肉卷的菜譜至19世紀才出現[2]據傳由賓夕凡尼亞州德裔美國人手中改良得來[1]。在經濟大蕭條期間,肉捲成為不少美國家庭的廉價蛋白質來源。

Thumb
肉卷配肉汁

製作方法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製作過程
  1. 將肉類攪碎,可以使用牛肉小牛肉豬肉羊肉鹿肉雞肉
  2. 加入洋蔥粒、蒜茸、乾碎蔥、碎百里香燕麥片或麵包屑
  3. 再加入雞蛋牛奶混合拌勻
  4. 以適量的黑胡椒調味
  5. 把肉糰放在烤盤上
  6. 烤箱預熱375 °F(191 °C),烤40-45分鐘,取出放涼後切片
  7. 食用前淋上番茄醬紅糖煮成的醬汁[3]

各種肉卷

奧地利

當地稱之為Faschierter Braten,烤製前捲上火腿,常以馬鈴薯泥作配菜。

比利時

佛萊明語稱之為vleesbrood,直譯為肉麵包,法語為pain de viande;熱食時佐以醬汁,冷食配麵包

保加利亞

保加利亞語為Руло Стефани,肉卷內藏水煮蛋[4]

古巴

又名pulpeta,以牛肉碎及火腿碎製成,肉卷內藏水煮蛋,在爐面上煮熟[5]。因美國情景喜劇天才老爹》(The Cosby Show)第三季第二集《Food for Thought》而聞名[6]

丹麥

丹麥語為forloren hare,肉卷鋪上一層鹹肉,伴以紅莓醬及馬鈴薯泥食用[7]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