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從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羅從彥(1072年—1135年),字仲素,世稱豫章先生。與楊時、李侗、朱熹並稱「閩學四賢」。

生平
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八月十三日,羅從彥生於南劍州劍浦縣羅源里(今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水南街道羅源村)[1]。
羅從彥是理學大家楊時的弟子,主張窮理、無慾,行「理之所必然」,論《中庸》在盡心知性,論《大學》在知所止。政和六年(1116年)前後,朱熹的父親朱松和老師李侗皆為羅從彥的門下弟子,李侗再傳朱熹。李侗學於羅從彥,羅從彥學於楊時,楊時學於程頤,楊時與游酢以「程門立雪」而知名,是二程正統的傳人。朱熹乃集諸大儒之大成,影響有宋一代的理學發展。
延伸閱讀
[編]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