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粒細胞是一類細胞質中包含顆粒體的白細胞,又因其細胞核形態多樣而稱多形核白細胞(PMN或PML)。術語多形核白細胞通常特指最常見的中性粒細胞[1]。粒細胞由補體調節蛋白調控從骨髓中產生。
粒細胞可由其在瑞氏染色下的表現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三類。其他不屬於粒細胞的白細胞主要為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
中性粒細胞通常可在血液中發現,為最常見的吞噬細胞,占白細胞總數的50%到60%[2][3]。中性粒細胞在人血中含量約為2500 - 7500個/mm3,直徑約10~15μm,壽命半衰期約為6天。[3][4]一旦收到對應信號,中性粒細胞可在30分鐘內經血液到達感染發生處。[5] 中性粒細胞可快速包圍並猛烈吞噬由補體和抗體覆蓋的異物[6]。在吞噬結束後,中性粒細胞並不返回血液中,而是轉化為膿細胞並死亡。[5] 成熟的中性粒細胞比單核細胞小,且擁有分為兩到五區的細胞核,每個分區之間由染色質絲連接。在感染發生時骨髓並不直接產生中性粒細胞,而是中性粒細胞的前身髓細胞和前髓細胞。[7]
長期以來人們已經認識到人類中性粒細胞細胞內顆粒體具有蛋白質降解能力並可殺菌。[8]中性粒細胞可分泌生物活性物質刺激單核細胞與巨噬細胞,促進吞噬作用和與細胞內殺傷有關的活性氧化合物合成[9] 。中性粒細胞有兩種顆粒體:在較幼細胞中發現的基本顆粒體或嗜天青顆粒體和在成熟細胞中發現的特殊顆粒。基本質粒包含用於殺菌的陽離子蛋白與防禦素、用於降解細菌蛋白質的蛋白質水解酶與組織蛋白酶G、用於破壞細菌細胞壁的溶菌酶和用於生成殺菌物質的髓過氧化物酶[10]。基本顆粒體還可激活對與IgG抗體結合細菌的吞噬作用[11] 次級顆粒體包含生成毒性氧化物的相關化合物、溶菌酶和從細菌中搶奪必要鐵元素的乳鐵蛋白。[10]
嗜酸性粒細胞細胞核同樣分為多葉(2到4葉)。因在血液中有較強脫粒傾向,嗜酸性粒細胞眾的顆粒數目不定。[12]嗜酸性粒細胞的顆粒中包含了特殊的毒性蛋白以及組織蛋白酶[10],在殺滅如寄生性線蟲等寄生蟲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3]該細胞上與IgE結合的受體也參與了此過程。[14]嗜酸性粒細胞在吞噬過程中也起到了有限的作用。[15]該細胞顆可進行抗原呈遞並調節其他免疫細胞(如CD4+ T細胞、樹突狀細胞、B細胞、肥大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等的功能。)功能[16]。嗜酸性粒細胞參與腫瘤細胞的消滅並促進損傷組織的修復。[12][17]由嗜鹼性粒細胞分泌的白細胞介素-5可促進嗜酸性粒細胞成長及分化。[13]
嗜鹼性粒細胞是骨髓和血液中最不常見的細胞之一,其數量小於細胞總數的2%[3]。該細胞也也具備分葉的細胞核,但其細胞核僅有兩葉,連接兩葉之間的染色質不明顯。嗜鹼性粒細胞具有與IgE、IgD、補體系統和組胺結合的受體。嗜鹼性粒細胞的細胞質包含不定數目的顆粒;一般而言,顆粒數目足以遮擋其細胞核。其顆粒富含組胺、肝素、硫酸軟骨素、過氧化物酶、血小板活化因子和其他物質。
感染發生時,成熟嗜鹼性粒細胞會離開骨髓並抵達感染處。[18]嗜鹼性粒細胞受傷後釋放組胺而引發炎症反應以抵抗感染。組胺使嗜鹼性粒細胞附近的毛細血管擴張並使其滲透性增強。受傷的嗜鹼性粒細胞和其他白細胞會釋放前列腺素以加快感染處的血液流動。上述兩過程將凝血物質運至感染處,阻止微生物進入身體並開始恢復過程。血管滲透性增強還令更多吞噬細胞進入感染處吞噬微生物。[15]
粒細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分化而成,該分化過程為粒細胞生成。該過程中包含包括原粒細胞、早幼粒細胞等在內的若干中間細胞。
下述列表為粒細胞脫粒過程中產生或釋放的有毒物質的樣例:
粒細胞減少是一種血液中粒細胞含量異常低的症狀。此症狀降低了身體抵抗感染的能力。相似術語還包括粒細胞缺乏症(完全缺失粒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缺乏中性粒細胞)。通過輸血補充粒細胞是其治療方法之一,但是因粒細胞在血液中壽命僅約10小時(在脾臟與其他組織中可達數日),此方法無長期效果。此外該方法還有其他併發症。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