薳啟彊之評
前537年,晉國中軍將韓起護送晉女到楚國完婚,上大夫叔向做副手。[1]楚靈王打算讓韓起做守門人,閹了叔向讓他做內宮司宮,問手下們意向如何,薳啟彊反話正說,提及韓起之下有趙成、中行吳、魏舒、范鞅、知盈,叔向之下有祁午、張趯、籍談、女齊、梁丙、張骼、輔躒、苗賁皇,認為他們都是諸侯能選拔的能人,如果羞辱了晉國,必定招致報復,楚國的大臣們都要做俘虜了。楚靈王認錯,要薳啟彊別再說了。[2]
數典忘祖
前527年十二月,晉國的荀躒到成周去安葬穆後,籍談擔任副使。葬禮結束後,周景王和荀躒除去喪服飲宴,以魯國進貢的壺作為酒杯。周景王問荀躒:「伯氏,諸侯都有禮器進貢王室,唯獨晉國沒有,這是為什麼?」荀躒向籍談作揖請他答覆。籍談回答說:「諸侯受封的時候,都從王室接受了明德之器,來鎮撫國家,所以能把彝器進獻給天子。晉國處在深山,與戎狄為鄰,遠離王室,天子的威信無法到達,我們拜服戎人都沒時間,怎麼能進獻彝器?」周景王說:「叔氏,你忘了吧!叔父唐叔,是周成王的同胞兄弟,難道反而沒有分得賞賜嗎?密須之鼓和它的大路戰車,是周文王用來大蒐禮檢閱軍隊的。闕鞏之甲,是周武王攻克商朝時穿着的鎧甲。唐叔接受了這些明德之器,用來居住在境內有着戎人和狄人的晉國地域上。這以後晉文公接受了周襄王所賜的大路、戎路的戰車,還有斧鉞、黑黍釀造的香酒,紅色的弓和勇士,保有南陽的土田,安撫和征伐東邊各國,這不是分得的賞賜是什麼?有了功勳而不廢棄,有了功勞而記載在策書上,用土田來奉養它,用彝器來安撫它,用車馬衣服來表彰它,用旌旗來顯耀它,子子孫孫不要忘記,這就是所謂福。這種福佑沒有被記載,叔父的心哪裡去了呢?而且你的高祖孫伯黶當初掌管晉國典籍,以正卿的身份主持國家大事,所以稱為籍氏。等到辛有的次子董到了晉國,在這時才有了董氏的史官。你是司典的後裔,為什麼忘了呢?」籍談對答不出。客人退出去以後,周景王說:「籍談的後代恐怕不能享有祿位了吧!舉出了典故卻忘記了祖宗。」[3]這就是成語「數典忘祖」的來源。
籍談回國後,把這些情況告訴叔向。叔向認為周景王恐怕不得善終,作為天子沒有服滿喪期就飲宴奏樂,是不合於禮的。言語用來考核典籍,典籍用來記載綱常。忘記了綱常而言語很多,舉出了典故也沒用。[4]
平王室
前520年,王子朝發動叛亂,周悼王一方連吃敗仗。冬季的十月十三日,籍談、荀躒率領九州之戎和晉國焦地、瑕地、溫地、原地的軍隊,把周悼王送回王城。十一月十二日,周悼王去世。十六日,周敬王即位,住在子旅氏家裡。[5]十二月初七,籍談、荀躒、賈辛、司馬督率領晉國軍隊分別駐紮在陰地、侯氏、溪泉,社地。[6]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