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贝多芬所作交响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A大調第七交響曲》,作品92,是路德維希·范·貝多芬於1812年創作的四樂章交響曲,被瓦格納譽為「舞蹈的神化」(The Apotheosis of Dance)[1],被李斯特譽為「節奏的神化」[2]。其第二樂章多被用於影視作品中(包括王者之聲[3]、X戰警:天啟[4]、來自地球的人等),因而廣為人知。
貝多芬對該作品的構思起於1809年。1811年,在波希米亞的溫泉小城特普利采療養時,貝多芬創作了該作品。翌年夏,作品完成,並題獻給弗里斯伯爵。[5]
1813年12月8日,維也納舉行了資助在哈瑙戰役中受傷士兵的慈善音樂會。該作品即在此音樂會上首演,同時還有應景之作《威靈頓的勝利》。[6]樂隊包括許多當時最偉大的音樂家:施波爾、胡梅爾、薩列里、梅耶貝爾,以及低音提琴大師德拉戈內蒂。據說意大利的吉他大師朱里亞尼在首演時演奏了大提琴。指揮由貝多芬親自擔當,每當有突強時,貝多芬都會「劇烈地搖動胳膊」,甚至在進入強奏部分時「跳到空中」。
首演時該作品大受好評;第二樂章當場作為安可重複。
該交響曲採用雙管制,所需樂隊規模較小。其中沒有使用長號。
依照工具書《管弦樂作品手冊》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簡記為"2 2 2 2—2 2 0 0—tmp—str"[7]。
該交響曲有四個樂章:
全長約35至40分鐘。
首樂章,開始是慢速的引子(就像貝多芬的第一、第二、第四交響曲一般),以樂隊齊奏和弦起頭,雙簧管奏出平和的旋律,然後是一長串上行音階組成的莊嚴樂段。引子結束於屬調E音上,並由木管樂器的吹奏作為揭示節奏動機的橋梁,進入快板部分。
之後進入了奏鳴曲的形式,以及跳舞般的輕快節奏。該樂章有着民眾歡慶的性格,還包含富有特色的固定節奏和淳厚的和聲。以E音為根音的和弦,前後共出現了不下六十次。發展部是同類作品中的典範,各主題進行了奇妙的變化。結尾處有低音提琴在低音區反覆演奏半音的樂段,屬貝多芬的獨創。
第二樂章,a小調,慢樂章,雖然速度標式是小快板(Allegretto)(可說成快一點點)但跟其它三樂章比較起來是算慢的。此樂章是非常受歡迎的,且在首演時被要求再演一次。就跟第一樂章一樣,節奏以及旋律是很重要的特徵。四分音符、兩個八分音符和兩個四分音符的固定節奏型一再出現。第一主題重複了四次(一次比一次強),第二主題方漸漸顯露。在該樂章中,貝多芬運用了復調的手法,將幾個動機用三聲賦格段結合在一起。該樂章優美、哀而不傷,固定節奏時常有八度的跳躍,造出色彩上的變化。結尾是一個沒有得到解決的和弦,有着夢境般的氣氛。
第三樂章,F大調,諧謔曲與三聲中部。在此,根據奧地利朝聖者的讚美詩所做的三重奏被反覆了一次。[1]這種三重奏ABA形式擴充到ABABA的方式,在這個時期相當常見於貝多芬的其它作品中,例如他的《第四交響曲》以及《第八弦樂四重奏》。該樂章的旋律來源於奧地利的民間音樂。貝多芬在這裡用了不符合常規的調性轉移,從F大調直接進入了A大調。三聲中部中,小提琴占主導地位,單簧管和雙簧管分別演奏一個明亮的、鄉土味的旋律。圓號在此處有一個由主旋律衍生出的樂句。節奏上的不穩定也給聽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
末樂章,奏鳴曲式。托維在他的《音樂分析論文集》(Essays in Musical Analysis)裡說到,這個樂章是「酒神的忿怒」。該樂章的尾聲含有貝多芬作品中少見的fff(特特強)標記。
該樂章高亢、充沛,有歡騰的氣氛。其第二主題有着匈牙利舞曲的特徵。弦樂部分的震音和出乎意料的休止都加重了快樂的意象。貝多芬在該樂章中,還用了極其先鋒的七度和弦,並依然保持了穩定的效果。期間調性變化極具戲劇性;尾聲則響亮、光彩逼人。柴可夫斯基對該樂章評價道:
“ | 一整套綺想的圖畫,充溢着不羈的歡樂、生命所帶來的福祉和愉悅的感受。 | ” |
此作品因節奏動機的使用而著名。同時在調性的使用上也很微妙,為了使張力明顯而使用了A大調、C大調以及F大調。第二樂章是使用A小調並穿插A大調,以及諧謔曲是使用F大調。
對於這部作品所表現的內容,也有不同的看法,包括「鄉村的婚禮」、「騎士生涯」、「假面舞會」、「《田園》的續集」等。[8]
該作品在首演時大獲成功,之後的十星期中,該作品甚至被重演三次;聽眾掌聲雷動,情緒高亢[9]。這部作品同樣有着貝多芬式的規模和情感,但不像《第三交響曲「英雄」》那樣較難理解。其第一樂章的自信、第二樂章的美麗、第三樂章的急切、第四樂章的充沛,都使聽眾印象深刻。貝多芬欣喜地稱之為「我可憐的才華所造出的最歡樂的作品」。
後世的評論家也對該作品作出了很高的評價,並從中得到了靈感。一位作者寫道:「末樂章一絲不停的步調橫掃整個樂隊,使音樂廳在這一完美的交響曲所創造出的純粹的歡樂中沸騰。」[10]作曲家、評論家霍普金斯評價道「這部交響曲給了我們真正的鼓舞,音符仿佛都要飛出紙頁,讓我們沉浸在這充滿靈感的作品中。」[11]最有名的評價也許來自理查·瓦格納,他將該作品活躍的節奏稱為「舞蹈的升華」[1]。柏遼茲在對貝多芬交響曲的分析論文中稱[12]:
“ | 該交響曲的美,是不能用吵鬧的叫好聲來評價的。 | ” |
但並非所有人都欣賞這部作品。韋伯認為第一樂章中低音提琴的半音旋律非常難以接受,並稱貝多芬「確實是該進瘋人院了」[13]。同樣,20世紀指揮家湯瑪斯·比徹姆也說「就像一群氂牛在跳來跳去」。[1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