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科比尼安·布洛德曼(德語:Korbinian Brodmann;1868年11月17日—1918年8月22日),德國神經學家腦科學先驅,因繪製大腦皮層並將其分為52個分區(布羅德曼分區系統)而知名,分區的依據是細胞架構英語Cytoarchitecture組織學)的特性。[1][2][3][4]

事实速览 科比尼安·布洛德曼, 出生 ...
科比尼安·布洛德曼
Thumb
出生(1868-11-17)1868年11月17日
德國霍亨索倫省霍恩費爾斯
逝世1918年8月22日(1918歲—08—22)(49歲)
慕尼黑
國籍德國
職業神經學家
知名於大腦皮層布羅德曼分區系統
关闭

早年生活

布洛德曼1868年出生於德國霍亨索倫省霍恩費爾斯[2]他在慕尼黑維爾茨堡柏林弗萊堡等地學習醫學,並於1895年獲得醫學學位。[1][2]此後前往瑞士,就讀於洛桑大學醫學院,後回到慕尼黑,並與1898年獲得萊比錫大學醫學博士學位。[2]

科研生涯

1900-01年,布洛德曼曾在耶拿大學心理診所與路德維希·賓斯萬格一同工作,也到法蘭克福工作過,並結識了阿洛伊斯·阿爾茨海默老年痴呆症的發現者),後者對布洛德曼從事基礎神經科學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2]

1901年起,布洛德曼開始在柏林的私人研究院展開研究,後於1902年前往柏林洪堡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實驗室工作。[5]1909年,布洛德曼發表了有關大腦皮層細胞架構英語Cytoarchitecture的著作(Vergleichende Lokalisationslehre der Großhirnrinde ),這本書中包含了首張大腦皮層的繪圖,並進行了分區,這就是此後知名的「布羅德曼分區系統」。[2][3]

後來,布洛德曼前往蒂賓根大學,並於1913年晉升正教授。[2]1916年,他前往薩勒河畔哈雷並在當地一家市立醫院任職,1918年獲聘慕尼黑大學、成為該學校精神病學研究中心的組織學部主任。[2]

個人生活及逝世

1917年4月3日,布洛德曼與瑪格麗特·弗蘭克(Margarete Francke)成婚,他們的女兒與1918年出生。[1]同年8月,布洛德曼因肺炎突發敗血症去世,享年49歲。[2]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