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英國考古學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安德魯·科林·倫福儒,凱姆斯霍恩的倫福儒男爵,FBA、FSA、Hon FSA Scot(英語:Andrew Colin Renfrew, Baron Renfrew of Kaimsthorn,1937年7月25日—2024年11月24日),生於蒂斯河畔斯托克頓,英國考古學家、古語言學家和保守黨貴族成員。他以在放射性碳定年、史前語言學、古遺傳學和阻止考古遺址盜掘活動上的工作而聞名。他提出了安納托利亞假說,主張原始印歐語(重建的印歐語系祖先)起源於大約9,000年前的安那托利亞,並隨着新石器革命通過地中海傳播到中北歐。這個假說反駁了瑪利亞·金布塔斯的墳塚假說(墳冢假說認為原始印歐語隨着人口遷徙在大約6,000年前在東歐大草原上傳播)。
倫福儒是劍橋大學前迪斯尼考古學教授和麥克唐納考古研究所創建理事,現在是麥克唐納考古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
倫福儒年輕時在赫特福德郡聖奧爾本斯中學上學(現在那裡有一棟樓以他的名字命名),1956到1958在英國皇家空軍服役。之後,他在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讀自然科學,之後學習考古學和人類學,於1962年畢業。1965年,他完成了博士論文《基克拉澤斯的新石器時代和早期青銅時代文化及其對外關係》(Neolithic and early Bronze Age cultures of the Cyclades and their external relations),同年4月與J.M.尤班克成親。
1964-1965年,倫福儒和約翰·伊文思(Jhon Evans)主持了希臘薩莉亞哥斯的發掘工作,這是他第一次主持發掘工作[1]。1965年9月他獲得了謝菲爾德大學史前和考古系助理講師的職位。1968到1970,倫福儒主持了在希臘西塔格洛伊的發掘工作。1968年,他作為保守黨競選雪菲爾布賴特賽德議會選區議員失敗。那一年他成為倫敦古物學協會院士,1970年成為蘇格蘭古物學協會院士,2000年成為蘇格蘭古物學協會的榮譽院士。
1972-1981年,倫福儒繼巴里·坎利夫後成為南安普敦大學考古系主任和教授,在此期間,他主持發掘了奧克尼郡匡特尼斯和希臘米洛斯島菲拉科皮[2]。1973年,倫福儒出版了《文明之前:碳素革命和史前歐洲)》(Before Civilisation: The Radiocarbon Revolution and Prehistoric Europe)一書,挑戰了史前文化產生於近東,之後傳播到歐洲的假說。他也和瑪利亞·金布塔斯一起發掘了希臘的西塔格洛伊。
1980年,倫福儒被推舉為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1981年起他擔任劍橋大學迪斯尼考古學教授一直到退休。1990年,倫福儒被任命為麥克唐納考古研究所創建理事。1987年,他出版了關於原始印歐人的《考古學與語言:印歐語系起源之謎》(Archaeology and Language: The Puzzle of the Indo-European Origins)一書。他的「安納托利亞假說」認為,原始印歐人生活在比墳塚假說早2000年的安那托利亞地區,之後擴散到希臘,之後是意大利、西西里、科西嘉,然後傳到地中海海岸的法國、西班牙和葡萄牙。另一個分支沿着多瑙河和萊茵河肥沃的河谷遷移到中歐和北歐。1987-1991年,他與人共同主持發覺了阿莫爾戈斯島的馬爾基安尼和希臘克羅斯島的達斯卡利奧卡沃斯。
1986-1997年,倫福儒任劍橋大學耶穌學院院長。2004年,他從迪斯尼考古學教授的職位上退休,現在擔任麥克唐納考古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2006-2008年,他又主持了基克拉迪群島的克羅斯島的發掘工作[2]。目前,他與其他研究者合作指導克羅斯島的調查工作[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