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君主更迭形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禪讓制(「禪」,拼音:shàn,注音:ㄕㄢˋ),中國統治者更迭的一種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將統治權讓給他人。形式上,禪讓是在位君主自願進行的,是為了讓更賢能的人統治國家。通常,禪讓是將權力讓給異姓,這會導致朝代更替,稱為「外禪」;而讓給自己的同姓血親,則被稱為「內禪」,讓位者通常稱「太上皇」,不導致朝代更替。沒有血緣關係的禪讓更是不把權位當作一家人私有,把他讓給賢能的人,是一種理想的政治制度,由部落推選出來。
由於遠古時代生產力極為落後,人類必須依靠集體的力量,共同勞動、平均分配食物才能生活下去,因此,人們需要選舉出賢能、公正的人當首領,以帶領大家抵禦外來的侵襲,進行生產勞動和平均分配食物。
中國上古時期的「禪讓」制度,是部落聯盟推舉首領或帝王讓位給別人的一種方式,即部落各個諸侯表決,以多數決定。
禪讓制度最早記載於《尚書》之中,但其真實性一直存在爭議。相傳堯為部落聯盟領袖時,四岳推舉舜為繼承人,堯對舜進行三年考核後,使幫助為事。堯死後,舜繼位,同樣用推舉方式,經過治水考驗,以禹為繼承人。禹繼位後,又舉皋陶為繼承人,皋陶早死,又以伯益為繼承人,最後族人擁戴禹之子啟為王。啟繼承禹而確立夏朝家天下的開始,使上古時代的禪讓制度結束。
1993年郭店一號墓出土的〈唐虞之道〉與2002年出版的《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收錄的〈子羔〉、〈容成氏〉三篇都記載上古的禪讓。《唐虞之道》推崇禪讓,指出「不禪而能化民者,自生民未之有也」。
許多學者與書籍質疑遠古禪讓傳說的真實性,懷疑是後起之秀以暴力奪權,並冠上「禪讓」的虛名。
最早信史有記載的禪讓,發生在燕國,由燕王噲禪讓王位於宰相子之,這次是一次自願禪讓,動機是燕王噲希望效法堯禪讓的故事。
中國歷史上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禪讓之名,行奪權之實的。這些所謂的禪讓,都是朝中權臣脅迫皇帝退位,而由於繼承者是當政者的臣子,為避免「不忠」的罵名,便打著禪讓的旗號,以取得正統性。因此,以禪讓而滅亡某一朝代,史書中也多表述為「篡」(如「王莽篡漢」、「曹丕篡漢」),而若以武力直接推翻某一朝代,則用「滅」(如「元滅宋」),以表明某種價值判斷。
2013年5月,宋魯鄭刊文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權力的更替具有傳統的禪讓色彩,但又打破了古代禪讓終身制的局限,其特點為「一黨領導、全國選拔、長期培養、年齡限制、定期更替」[3]。但程曉農」認為,禪讓真正意義在於政權的更替跟繼承不侷限在少數權貴集團圈內,而是傳位給一個有能力有人望的領導者,也就是所謂「傳賢不傳子」,如今中共雖然嚴格講不是家天下,但「政權交接權力都掌握在少數人手上」,是否可以稱做禪讓很有爭議。[4]
以禪讓形式完成的政權更替見下表:
1912年,在《清室優待條件》、《北洋五十將乞共和電》與《乞共和第二電》後,清宣統皇帝頒布《清室退位詔書》,禪讓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中華民國接管「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
以下是其餘在中國歷史上曾完成禪讓程序,但隨即以失敗告終的政權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