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球(white blood cell)又稱白細胞(leukocyte)、免疫細胞(immune cell,immunocyte),是免疫系統的細胞,參與保護身體抵抗傳染病和外來入侵者[1]。「白血球」最早在血液中發現而得名,是血液中重要的血細胞之一;其後在淋巴組織及其他組織中都有發現,而稱「白細胞」。除白血球外,人體血液中還含有紅血球、血小板和血漿。白血球雖命名「白」,但其實際上是無色的。白血球存在於血液、淋巴系統、脾,扁桃體以及身體的其他組織。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5年12月14日) |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8年7月11日) |
另一術語炎症細胞(inflammatory cell)或炎性細胞,是參與炎症反應的各種細胞。狹義上指白細胞,廣義上則除白細胞外,亦含蓋一些組織固定細胞,如肥大細胞、內皮細胞等。
白血球是免疫系統的一部分,幫助身體抵抗傳染病以及外來的東西。白血球可以由骨髓的造血幹細胞產生[2]。白血球有核,能作變形運動,正常情況下白血球在健康成人體內的濃度為每升血液4×109到11×109個。白血球作為免疫細胞,在機體發生癌症或其他疾病時,血液內的白血球總數或細胞分類百分比可有變化。由於白血球的異常增生失去控制而引起的一種惡性疾病稱為白血病[3]。
白細胞種類
幼稚白細胞(immature leukocyte)是未成熟的白細胞,一般特指在外周血中發現的未成熟白細胞。在正常情況下,外周血幾乎無幼稚白細胞,一旦發現,應考慮有炎症、感染、骨髓增殖性腫瘤、白血病,以及其他影響骨髓的疾病[4],但是也可發現於懷孕期間或類固醇的使用[5]。
類型 | 微觀外觀 | 插圖 | 在人類中大約所占比重(%) [6] 參見: Blood values |
直徑(μm) [7] |
主要目標[6] | 細胞核 [6] |
顆粒 [6] |
生命週期 |
---|---|---|---|---|---|---|---|---|
嗜中性球 | 54-62 | 12-15 | 3-5葉 | 細小,模糊的粉色 | 在血液中約6小時至數天 (數天在脾和其他組織) | |||
嗜酸性球 | 1-6 | 12-15 | 2葉 | 着色後為粉至橘色 | ||||
嗜鹼性球 | <1 | 9-10 | 2-3葉 | 大而藍 | ||||
淋巴細胞 | 25-33 | 8-10 | 染深色;奇異 | 只限自然殺手細胞 [8] |
幾週至數年 | |||
單核球 | 2-10 | 14-17 | 多方面 | 類腎臟型 | 沒有 | |||
巨噬細胞 | 21(人類) | 數天 | ||||||
樹突狀細胞 | 主要功能是作為抗原呈遞細胞(APC)來激活T細胞 | 與巨噬細胞類似 |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