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舌若鰺(學名:Carangoides talamparoides),又名甘仔魚,為鰺科若鰺屬下的一個種。白舌若鰺分布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熱帶水域,西至阿曼灣,東至日本和澳大利亞。這一物種與馬拉巴若鰺很像,但是與後者鰓耙數目不同,舌頭顏色是白色到淺灰色。白舌若鰺體型較小,最大長度為30厘米。白舌若鰺棲息於大陸架沿岸深度達140米水域,物種關係上常與鰺科關係密切。白舌若鰺捕食各種小魚、甲殼亞門動物和頭足綱動物等。白舌若鰺的生殖生物學還所知甚少。白舌若鰺在漁業里沒有太重要的地位,可被垂釣或被水底拖網或手工漁具捕撈。
分類和命名
白舌若鰺種的生物分類最早是由荷蘭魚類學家 彼得·布萊克爾於1852年以取自印度尼西亞西蘇門答臘的正模標本為基礎描述的[2]。布萊克爾將此新物種命名為白舌若鰺種(Carangoides talamparoides),其種加詞略有歧義。Talam是一長度單位,指從大拇指到小拇指的長度,par在希臘語中是「相等」的意思, oides翻譯為「大約」,可能是指標本之小[3]。布萊克爾的分類至今仍認為正確,但有些人誤把白舌若鰺歸為鰺屬,白舌若鰺只有一個次異名,即亨利·威德·福勒命名的Carangoides gibber [4]。
描述
白舌若鰺是一種相對比較小的物種,已知能長到的最大長度為30厘米,與它的近親物種相比仍然顯得比較小[4]。這種魚的總體形狀與若鰺屬其他種類似,體型為壓扁的卵圓形,背部輪廓比腹部輪廓稍微有更明顯的外凸[5]。這一不對稱性是由於頭後的輪廓被抬升到後頸部。背鰭分成截然不同的兩部分,第一部分由8根背刺組成,第二部分由1根背刺和20到23軟鰭條組成。長長的臀鰭與兩根分離的背刺相連。主鰭由1根背刺和17到19根軟鰭條組成。背鰭和臀鰭的鰭葉都很小,比頭的長度還短。[6]體側線輕微前弓,彎曲部分比筆直部分更長。體側線有32到52片鱗,其中20到32片鱗為軟鱗甲,長在尾鰭根部。胸部無鱗,這一區域擴展到腹鰭之後,一般情況下會擴展到臀鰭,到達胸鰭根部[6]。上顎和下顎都有絨毛狀牙齒,門牙外露,呈圓錐形。白舌若鰺共有27到31根鰓耙和24根椎骨。[5]
白舌若鰺背側部呈銀色到藍灰色,腹部變為銀白色,其一個主要特點是白色到淺灰色的舌頭,尾甲鰺屬也有此特點,但體型與白舌若鰺種完全不同[3]。 鰓蓋骨上側邊緣處有一小黑點。柔軟的背鰭和臀鰭顏色黯淡,尾鰭呈暗黃色,帶有黑邊[7]。
分布和產地
白舌若鰺棲居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熱帶水域[6],分布範圍從阿曼灣延伸至印度和斯里蘭卡,從斯里蘭卡到泰國灣分布中斷,從泰國灣到蘇門答臘和婆羅洲的西太平洋東南亞海域又有分布,分布範圍東至 from the Gulf of Thailand to It is distributed east towards the 菲律賓、關島,南至澳大利亞[4]。
白舌若鰺在整個分布範圍內棲居於海岸水域,在澳大利亞西北大陸架水域30到140米深處也常有發現,與青羽若鰺和馬拉巴若鰺共棲[3]。
生物學和漁業
只有一項研究全面考察了白舌若鰺的飲食,這項研究是在澳大利亞阿爾巴特洛斯灣進行的。這項研究發現,白舌若鰺的食物中,真骨附類魚占到的73%,頭足綱動物占16%,其餘為各種甲殼亞門動物,包括螃蟹和蝦蛄[8]。人們認為 ,白舌若鰺與青羽若鰺和馬拉巴若鰺食物不同使它們能夠共棲[3]。人們對白舌若鰺的繁殖和生長模式還一無所知。
白舌若鰺在整個分布範圍內都沒有漁業價值,偶爾會被被垂釣或被水底拖網或手工漁具捕撈到[5]。白舌若鰺是澳大利亞北部捕蝦拖網中常見的副漁獲物,但常被丟棄[9]。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擴展閱讀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