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叔和(210年?—258年?),名熙,高平(治今山東菏澤市巨野縣東南)人,[1]西晉醫學家。

生平
個性沉靜,[2]博通經方,[3]早年隨族南下荊襄投奔王粲,與名醫張仲景弟子衛汛要好,[4]晉武帝時為太醫令。[5]晚年寓居麻城。[6]
王叔和在中國醫學史上的重要貢獻有兩項:第一是整理編輯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並重新編次成書。[7]第二是撰寫中國醫學文獻中第一部專門講求脈法的著作-《脈經》。[8]另著有《金匱玉函》八卷、《脈訣》四卷、《脈賦》三卷、《孩子脈論》一卷、《脈訣機要》三卷等。[9]
注釋
相關條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