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玉津丸事件,是指1944年8月19日,運輸登陸艦玉津丸在前往呂宋島途經巴士海峽時,被美國潛艦棘白鯧號(Spadefish,編號SS-411)擊沉的事件,事件共造成包含第26師團在內,共有4755人死亡,其中大部份為日軍自日屬朝鮮 (今韓國) 徵兵而來的補充兵。
日本陸軍於1934年(昭和9年)成功建造世界第一艘自始設計為登陸艇母艦的船隻神州丸後,則開始計劃大規模生產相同類型的運輸登陸艦,最終一共有五種型號,計劃建造10艘,實際建成8艘;而玉津丸則在大阪商船名下開工,並由三菱重工三井玉造船廠建造,於1942年11月4日開工,1943年8月18日下水。排水量9,950噸,船身長140公尺,屬甲型萬噸級客貨船,同時也是摩耶山丸的姊妹艦。 1944年,玉津丸則由陸軍徵用,裝設速射砲、高射炮與機槍等武裝,然而由於玉津丸是在太平洋戰爭後期完成的,所以他從事的是向南洋前線提供部隊運輸,而並非作為大規模登陸行動的登陸艦使用。 1944年7月,玉津丸被選定作為比71船隊的運輸船,日軍將這些運輸船編為四列縱隊,護航艦掩護船團的兩側。從門司港出發後,先到伊萬里灣集結整隊,再以高速向南航行,企圖儘快通過美軍潛艇的封鎖線,一路途經臺灣、菲律賓和印尼,抵達目的地馬尼拉和新加坡。
1944年8月17日,比71船團在澎湖馬公停靠後,船團再次進行了整編。其中第26團獨立步兵第13聯隊則登上了玉津丸,此時則由航母大鷹、驅逐艦藤波以及數艘海防艦進行護衛,然而不久後,船團在便在呂宋島西北外海碰上暴風雨,使得水面航行極為困難,令船團陣型大亂。 17日夜間,待風暴減緩後,美軍潛艇紅魚號上浮,並很快就發現了在夜暗中向南航行的比71船團,最終紅魚號向其他潛艇發出電報,並開始進行攻擊行動,玉津丸在該場攻擊中與其他船隻失散,並全速南下行駛。
19日凌晨時分,棘白鯧號發現了玉津丸,先是發射4枚魚雷攻擊,然而魚雷並未打中船體,隨後棘白鯧號則擔心招致玉津丸的攻擊而下令下潛,只到解除警戒後後才命令重新上浮,凌晨4時30分,棘白鯧號向玉津丸發射了6枚魚雷,其中2枚魚雷擊中了玉津丸的右舷中部,導致船艙的鍋爐艙被引爆,大量蒸汽噴出,最終由於船體大量進水的關係,僅僅3分鐘就已經傾斜達30度,4分鐘後就在海面上消失。 因天氣惡劣,救援不力等因素,最終全船的倖存者最終僅65人,船上4820人當中,包括獨立步兵13聯隊長安尾正綱大佐以下陸軍4406人、船舶炮兵208人、船員138人全部死亡。
此事件成了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因船難造成人員損失第三多的海難,僅次於同年2月在印尼丹戎不碌港被美軍潛艦擊沉,共造成死亡人數超過5700人的丹後丸和隆西丸,和同年9月18日在蘇門答臘外海被英國潛艇貿易風號(Tradewind)擊沉,造成5620人死亡的強制勞動者運輸船順陽丸。
比71船團在此次作戰中,損失多項驅逐艦和海防艦,當8月25日雲鷹、9月17日神鷹相繼損失後,10月運輸船隊的損失達到了頂峰,此後幾無可用之船。
玉津丸事件不久後,大量的遇難遺體和殘骸物件漂流自台灣恆春半島和蘭嶼附近,多數遺體在日本警察指揮下,全部搬到出水口東側、現稱「小峇里」的在後壁湖出水口處澆焚燒,由貓鼻頭居民協助火化。
通信兵中嶋秀次是此事件的生還者,於海上漂流多日才被貓鼻頭居民救起。1981年中嶋捐出幾千萬元日幣,在當年被救上岸的附近興建潮音寺,祭祀超過五千名在巴士海峽戰死的日本官兵,也成為其遺族寄託。[1][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