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武德四年(621年)分黎州之澶水和魏州之頓丘、觀城等縣置。貞觀元年(627年)廢。大曆七年(672年)以魏州之頓丘、臨黃兩縣復置,治所在頓丘縣(今河南省清豐縣西南)。轄境相當今河南省清豐、范縣及山東省莘縣部分地區。
五代後晉天福三年(938年),州及頓丘縣俱移治德勝北城(今河南省濮陽市)。四年移濮陽縣於德勝南城(今濮陽市南)。兩城隔河相對。此後,州或治南城,或治北城。州城臨黃河,五代、北宋時造舟為梁,跨於河上,為南北交通咽喉。
後漢乾和八年(950年),郭威在此被軍士擁立為帝,後建立後周,史稱澶州兵變。
宋朝景德元年十二月(1005年),遼、宋會盟於此,因澶州亦名澶淵郡,史稱澶淵之盟。熙寧六年(1073年)廢頓丘縣(北城)。十年因水患,州與濮陽縣均移,治北城。崇寧五年(1106年)升為開德府。金朝初年,復名澶州。皇統四年(1144年)改為開州。
澶州刺史
參考資料
- 《唐刺史考全編》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唐代卷》
這是一篇關於中國古代行政區劃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