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內大劇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河內大劇院(越南語:Nhà hát Lớn Hà Nội/茹欱𡘯河內?)是位於越南河內的一處始建於20世紀初的大型劇場建築,外型仿巴黎歌劇院為範本設計,被認為是一個典型的法國殖民時期的建築古蹟,也是法國人在殖民時期建造的三座歌劇院之一,另外兩個為海防歌劇院和胡志明市大劇院。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2年7月14日) |
河內大劇院 | |
---|---|
概要 | |
類型 | 新古典主義建築 |
建築風格 | 新古典主義建築、折衷主義建築[*]、新古典主義 |
地址 | 河內市還劍郡錢場街1號 |
座標 | 21°01′27″N 105°51′28″E |
開放 | 1911 |
造價 | 2,000,000 法國法郎 |
設計與建造 | |
建築師 | Broyer Harley Lagisquet 胡紹治(Hồ Thiệu Trị) |
其他資訊 | |
座椅容量 | 598 |
網站 | |
www | |
地圖 | |
1995年至1997年,河內大劇院再經過修復後恢復了舊貌,如今歌劇院已是河內最重要的表演場所之一,被越南當地的藝術創作者視為古典藝術的殿堂。
歷史
河內大劇院於1901年6月7日動工興建,1911年完工,其初衷是上演西方戲劇,為法國殖民當局官員服務。越南上流社會也能入場觀看,但必須穿著禮服,購買昂貴的門票。後來,大劇院也舉辦過救濟災民,建設濟貧屋等慈善演出。1940年後,國內劇團也可以租場表演。
1945年,大劇院廣場舉行聲勢浩大的群眾集會,打響了越南八月革命的第一槍。隨後,越南第一屆國會會議等重大社會政治活動也在這裏舉行。
風格結構
大劇院在設計上融合了羅馬式建築、法國式建築,特別是法國城堡和巴黎歌劇院等各種建築風格,成為一座融貫歐陸的獨特工程。大劇院內設一座大型舞臺,八百七十座觀眾席,二層設多間貴賓包廂。
圖集
參考文獻
註解
- 書目
- Arral, Blanche (Trans: Ira Glackens; Ed: William R. Moran), Extraordinary Operatic Adventures of Blanche Arral. Milwaukee, WI: Amadeus Press, 2002 ISBN 1574670778 ISBN 9781574670776
另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