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1967年香港武裝衝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沙頭角槍戰,是於1967年7月8日上午10時30分至下午4時15分在英屬香港邊境禁區沙頭角發生的,一群武裝中國民兵非法越境並與香港警察爆發槍戰[5],期間中國部隊多次使用機關槍掃射香港境內的建築物[6],事件共造成6死20傷[2][4]。
1967年7月8日凌晨1時至3時,約100名中國民兵使用炸彈偷襲沙頭角警署,香港警方未有理會[2]。同日上午10時,約有300名配備衝鋒槍、步槍及爆炸品的中國軍隊人員由中英街入侵香港邊境禁區[7],並且包圍沙頭角警崗,試圖佔領警崗,同時向警崗擲石及爆炸品。警方在沙頭角的120名防暴警察,為解救被包圍的警崗,派出40人的小隊向警崗增援,並且使用催淚彈及木彈驅散包圍警崗的中國部隊。上午10時30分,當中約100名民兵使用機槍、衝鋒槍及爆炸品襲擊駐守沙頭角聯鄉會的80多名防暴警察,雙方因而爆發槍戰[8],沙頭角村民爭相走避,店舖關門。上午11時許,中國部隊使用預先架設在屋頂的機關槍,從中國境內密集掃射香港沙頭角,中國部隊又投擲爆炸品,有警員受傷[2][3]。
由於當時在沙頭角的香港警察除了防暴用的催淚彈和木彈,就只有左輪手槍,火力上無法對抗軍事入侵,面對配備機關槍、衝鋒槍、步槍和爆炸品的中國部隊,香港警察陷入被動。被包圍在警崗內的警員因子彈耗盡,使用無線電要求支援,請求對象包括駐守在一哩半外的駐港英軍單位。由於中國部隊不斷使用機關槍掃射,救護車無法進入現場救援受傷的警察[9],各警區均派遣一輛高馬型裝甲車趕赴現場嘗試接走傷員,惟進入衝突現場時,輪胎已經被中方民兵射穿,無法前進。
當時,英軍在邊界有一個營級的單位,足夠應付邊界發生的事故。不過,調動駐港英軍作戰前,必須事先請示英國內閣[10]。因此,駐港英軍司令陸軍中將華智禮爵士接獲報告後,未能立刻調動部隊抗敵。下午1時30分後,華智禮接獲英國內閣批准出兵反擊的指示,駐港英軍隨即前往沙頭角增援,英軍砲兵亦準備提供火力支援[9]。
下午4時15分,駐港英軍裝甲車到達現場時,中國部隊停止射擊及撤退。香港方面有五名香港警務人員殉職,包括三名華裔及兩名巴基斯坦裔警察,十二名警察受傷[2];中國方面則有一名士兵死亡、八名民兵受傷[4]。
當日下午6時,香港政府宣佈在沙頭角實施宵禁,來往上水至沙頭角的九龍巴士20線(已於1973年改編為78K線)縮短服務至軍地。由於事件涉及邊境武裝衝突,港府決定將邊境移交予駐港英軍駐守[11],由軍方調派踞喀兵接替在沙頭角駐守的香港警察[12]。署理港督祁濟時向英國政府發出電報,要求讓駐港英軍可以有更靈活的調動,應付邊境衝突。7月24日英國內閣舉行部長級會議討論香港局勢時曾經考慮部署核武阻嚇中國對香港採取極端行動[13]。同年8月11日,香港政府宣佈香港邊境禁區全面封閉。
英國外交部的解密檔案FCO40/74的資料顯示,當時英軍在香港未有制定中共武力入侵時的應變方案,亦沒有計劃緊急撤走英軍軍眷的方案,英國方面也擔心一旦採取撤離軍眷等措施,中國政府方面將可利用作為動搖香港民心的手段。文件提出的最重要一點是倫敦要求駐港英軍在沒有英國政府的指示下不能被動用(The Military cannot be used without permission)。由此可見,駐港英軍的行動受到英國政府制約,其目的是避免中國政府對香港的形勢產生誤判[10]。
事發前1小時,駐守於沙頭角警崗的警務人員剛好換更,遭民兵襲擊的人員均是值班不久,而剛下更的幾名人員則避過了一劫,其中一名逃過大難的警員為當時隸屬邊境落馬洲巡邏小隊警員,前民主黨沙田區議會民選議員鄭則文[15]。
為紀念在沙頭角槍戰被中國民兵殺害的警察,皇家香港警察編成了用於向檢閱官敬禮的「沙頭角頌」,成為香港獨有的敬禮音樂。[16]
2015年9月,香港特區警務處於其官方網頁大幅改動有關六七暴動的歷史記載[17],包括將「共產黨民兵」改為「內地槍手」等等[18],隨即引起香港社會的批評,當中包括是次災難的倖存者[1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