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那跋陀羅(梵語:Guṇabhadra,394年—468年),又譯為求那跋多羅、求那拔陀羅等,簡稱跋陀,意譯為功德賢,中天竺人,印度佛教高僧、譯經師。劉宋元嘉年間來到中國。
生平
求那跋陀羅為中天竺人,出身婆羅門,幼學五明諸論,通曉天文、書算、醫方、呪術。因為讀誦說一切有部的《雜阿毗曇心論》而皈依佛法,後來又進學大乘《大品般若經》和《華嚴經》,受菩薩戒法。因學大乘,被稱為摩訶衍,意思為大乘和尚[1]。
他先到獅子諸國(斯里蘭卡),之後又轉往東方傳教,南北朝元嘉十二年(435年)到達廣州[2]。當時宋文帝劉義隆派人迎至建康,由慧嚴、慧觀等當時著名的僧侶迎接,他後來到丹陽郡等地弘法,卒於明帝泰始四年(468年),享年七十五[3]。
譯作
依《出三藏記集》,跋陀三藏所譯共十三部七十三卷,現存八部六十八卷。他先譯出《雜阿含經》、《大法鼓經》、《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楞伽經》等,由寶雲傳語、慧觀筆受。後移居荊州譯出《無憂王經》、《過去現在因果經》、《相續解脫經》等經,由弟子菩提法勇傳譯度語。[4]
求那跋陀羅的譯語,法慈評為「字句雖質,而理妙玄博」。其所出佛經,著重於如來藏系和瑜伽行唯識系,如法鼓、勝鬘、央掘魔羅、楞伽、解深密等經。但也譯出雜阿含經、泥洹經、過去現在因果經、無憂王經等阿含、本生、因緣類的佛典。
序號 | 《出三藏記集》所載 | 狀態 | 附註 |
---|---|---|---|
1 | 新阿鋡經 | 1 | 即《雜阿含經》 |
2 | 大法鼓經 | 2 | |
3 | 勝鬘經 | 3 | |
4 | 八吉祥經 | 佚 | |
5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 4 | |
6 | 央掘魔羅經 | 5 | |
7 | 過去現在因果經 | 6 | 佛陀之本生,《修行本起經》和《太子瑞應本起經》的同本異譯 |
8 | 相續解脫經 | 7 | 相當於《解深密經》第七品、第八品;經前有「如相續解脫經中說」,推測是從《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所引《解深密經》經文而譯出[5]。 |
9 | 第一義五相略 | 佚 | 相當於《解深密經》第二品至第五品的略譯 |
10 | 釋六十二見經(闕) | 佚 | |
11 | 泥洹經(闕) | 佚 | |
12 | 無量壽經(闕) | 佚 | 即《小無量壽經》 |
13 | 無憂王經(闕) | 8 | 即《阿育王傳》,誤編於《雜阿含經》中,即二三、二五兩卷[6] |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