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爾·高乃依(法語:Pierre Corneille法語發音:[pjɛʁ kɔʁnɛj];1606年6月6日—1684年10月1日),出生於法國西北部的魯昂,是十七世紀上半葉法國古典主義悲劇的代表作家,法國古典主義悲劇的奠基人,與莫里哀拉辛並稱法國古典戲劇三傑。主要作品有《熙德》、《西拿》、《波利耶克特》和《賀拉斯》等。他的劇作題材豐富,內容深刻,對當時的法國社會產生了很大影響。

Quick Facts 皮埃爾·高乃依, 出生 ...
皮埃爾·高乃依
Thumb
皮埃爾·高乃依
出生(1606-06-06)1606年6月6日
 法蘭西王國諾曼底魯昂
逝世1684年10月1日(1684歲—10—01)(78歲)
 法蘭西王國巴黎
職業劇作家
Close

生平

早期生涯

高乃依生於魯昂一個殷實的小資產階級家庭,祖父是諾曼底議會的掌璽參事,父親在魯昂子爵領地擔任水澤森林特別管理[1]。作為六個孩子中的長子,他先在耶穌會設立的學校念書,畢業後,又潛心攻讀法律,1628年學成以後父親為他買了兩個職位:魯昂王家水澤森林事務律師和法國海軍部駐魯昂律師。一年後,愛情失意的高乃依開始寫作他的第一部作品:喜劇《梅里達》(Mélite),並於同年在巴黎上演,結果大受歡迎。之後,高乃依又連續創作了《克利唐德》(Clitandre)、《寡婦》(la Veuve)、《皇家廣場》(la Place Royale)等3部喜劇、3部悲喜劇和1部悲劇《梅黛》(Médée),與當時充斥舞台的一些雜亂無章的作品相比,他的劇本風格較為簡樸,時代氣息較強,反映了當時巴黎社會的風貌,顯示出與眾不同的特色。

五作家社(Les Cinq Auteurs)

對高乃依來說,1634年是重要的一年,他被選中為紅衣主教黎塞留到魯昂的訪問作詩。他的詩作引起了後者的注意,被納入「五作家社」。「五作家社」是黎塞留親自領導的劇作社,秉承黎塞留的旨意進行創作,以強調道德為主。由黎塞留提出構思,劇作家完成劇本創作。高乃依由此領到一筆豐厚的年俸,並能涉足上流社會的沙龍。然而,高乃依認為黎塞留的要求過於苛刻,缺乏創作自由。由於與黎塞留意見不和,高乃依在首份合約到期後退出五作家社,回到魯昂。

熙德

1636年,高乃依根據西班牙英雄傳奇創作的悲劇《熙德》在巴黎公演,轟動全城,取得輝煌的成功,「像《熙德》一樣美」成了一句成語。[2]。《熙德》被認為是高乃依最成功的劇作,主人公的原型是西班牙民族英雄羅德里戈·迪亞斯·德·維瓦爾,或稱熙德(El Cid Campeador)。

在1637年的上演版本中,《熙德》被稱作悲喜劇。儘管《熙德》在當時大受歡迎,但它的創作背離了經典戲劇的三一律,為此招致各種批評,引發了關於戲劇創作應該遵循怎樣的規律的論戰,史稱「《熙德》的論戰」。剛剛成立不久,在黎塞留主導下對法國文藝界進行控制的法蘭西學院認為《熙德》雖然成功,但存在「瑕疵」,因為《熙德》沒有遵守「三一律」的原則,即「同一地點」,「同一時間」和「同一事件」,黎塞留要求對《熙德》進行徹底的評析。

論戰是以發行小冊子的形式進行的。對《熙德》的道德指責主要集中在戲劇的作用上,認為戲劇的主要功能是進行道德教育,而《熙德》不僅對黎塞留所禁止的決鬥進行辯護,而且選擇西班牙的傳奇作為題材(當時法國正與西班牙交戰)。此外,高乃依過於高傲的態度也引起了其他作家的不滿。當時著名的劇作家喬治·德·斯居台利(Georges de Scudéry)在他的《對〈熙德〉的觀察》中嚴厲批評《熙德》,並寫信要求法蘭西學院對《熙德》進行評價[3]法蘭西學院遂於1637年12月托讓·夏普蘭(Jean Chapelain)將觀點發表在《法蘭西學院對悲喜劇熙德的觀感》(Sentiments de l'Académie française sur la tragi-comédie du Cid)中。

在巨大的壓力下,高乃依選擇了沉默。他退出了公眾視野,回到魯昂。

回應

隱居3年之後,高乃依於1640年再次出現在巴黎戲劇界。《熙德》遭受的批評使高乃依決心寫出遵循三一律的作品,這在他接下來的三部作品:賀拉斯(Horace,1640)、西拿(Cinna,1643)和波利耶克特(Polyeucte,1643)中得到了體現。這三部作品和《熙德》並稱為高乃依的「經典四部曲」。作為對法蘭西學院的回應,高乃依也數次對《熙德》進行修改,使其更接近經典悲劇的標準。1648、1660及1682的版本中,《熙德》不再被稱為「悲喜劇」,而稱為「悲劇」。

1640年代中期,高乃依繼續創作了悲劇《龐培之死》(La Mort de Pompée,1644年公演)、《羅多庚》(Rodogune,1645年公演)、《西奧多》(Theodore,1646年公演)、《埃拉克留斯》(Héraclius,performed 1647年公演)以及喜劇《說謊者》(Le Menteur,1644年公演),他的聲望達到了頂峰,他的劇作的合集也在這時出版了。1641年,高乃依與瑪麗·德·郎貝里耶(Marie de Lampérière)結婚。

1647年,高乃依被選入法蘭西學院,坐第14把交椅,此位置在高乃依去世後由他的弟弟,同是劇作家的托馬斯·高乃依接任。

1652年,高乃依的新劇《佩爾塔里特》(Pertharite)遭到失敗,評論界和觀眾都反應冷淡。遭受沉重打擊的高乃依再次淡出,擱筆近八年。1659年,高乃依在勸說下重新執筆,又創作了《歐迪普》(Oedipe),並受到路易十四的讚賞。一年後,高乃依出版了《劇詩三論》,在一定程度上為他的戲劇風格辯護,作為對《熙德》的論戰的回應。他一方面承認經典戲劇理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認為亞里士多德的戲劇理念不應該被狹隘地理解,而應該由劇作家自己來闡釋,否則過於嚴苛的理論會壓抑創新的嘗試。

晚期作品

晚年的高乃依仍然高產,連續14年保持着每年一部作品的速度。但他的後期作品並不如以往那樣成功。這時的法國劇作界新星不斷,出現了拉辛莫里哀等才華橫溢的作家。此時高乃依的作品多數為悲劇,他的最後一部作品是《蘇萊娜》(Suréna ,1674)。之後,高乃依徹底退出劇作界,於1684年在巴黎的家中去世。葬於聖羅奇教堂,直到1821年才立上墓碑。

作品

喜劇

1630年以前,喜劇在法國並不受重視。高乃依之前的喜劇大都是誇張而粗糙的作品,類似於荒誕劇。高乃依為喜劇創造了一種新的形式。他的喜劇強調人物和道德,並注重對愛情的描繪。受田園小說(特別是奧諾雷·杜爾菲(Honoré d'Urfé)的小說《阿絲特蕾》(l'Astrée))的影響,高乃依的喜劇一般取材於世俗背景,講述城市貴族子弟的生活和愛情。無論是情節,對話還是人物的表現都十分成功。但與田園小說在平靜的氣氛下描述愛情不同,高乃依側重於在困境與痛苦中表達人物的內心與品格。因此,對高乃依來說,喜劇的「喜」,並不是為了引人發笑,而是表現一種「歡樂的浪漫」和「令人愉快的真實」,即要表現出真實的資產階級的日常生活。這種特色與他的悲劇相反,因為後者的主題主要是歷史上或神話中的貴族故事。此外,高乃依希望戲劇儘量樸素自然,劇中的對話應該是「對正直高尚的人的對話的模仿」。

悲劇

熙德

提到高乃依的悲劇,首先要談的就是《熙德》。《熙德》對於17世紀以至於整個戲劇歷史都有重大影響。作為高乃依的「經典四部曲」的開篇之作,《熙德》不僅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也引發了17世紀劇作界最大的論戰,對古典悲劇的奠定功不可沒。 《熙德》在開始時是一部悲喜劇。悲喜劇並不是悲劇和喜劇的混合,而是指包含浪漫元素、結局圓滿的悲劇。作為戲劇,《熙德》並沒有遵從傳統戲劇的三一律。劇中包含了兩個不同的事件,儘管一個是另一個的附屬。事件的地點也不統一。這也是引起「熙德的論戰」的根源。

賀拉斯

賀拉斯》是「《熙德》的論戰」後高乃依作為回應的首部作品。然而,這部作品同樣引起了爭議。引起爭議的仍然是事件的不統一。《賀拉斯》的主線是為了避免羅馬阿爾巴間的戰爭,兩個家族進行決鬥,但也有另一條交錯的主線,就是兩對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愛情,以及主人公賀拉斯殺死妹妹卡米兒。然而,在精神上,《賀拉斯》的事件是統一的,就是對危難的抗爭(儘管表現在兩個不同的方面上)。

作品的歷史性與政治性

高乃依的悲劇總是取材於歷史(或神話)。《賀拉斯》、《西拿》和《波利耶克特》都是以古代傳說或故事為原型,並且都選在羅馬歷史的關鍵時刻:初期征服臨近的城邦(阿爾巴,《賀拉斯》),從共和國到帝國(《西拿》)以及基督教地位的確立(《波利厄科特》)。因此,在這些戲劇中,時代的危機感十分強烈,並且暗合於高乃依所處時代的狀況。《賀拉斯》的背景是羅馬與阿爾巴的戰爭,描述一個羅馬青年貴族殺死了他妹妹的丈夫,一個阿爾巴貴族。而當時(1636年)的法國正與西班牙交戰,而且當時的君主菲利普四世路易十三與劇中人物一樣,互娶對方的姊妹為妻。不僅如此,《賀拉斯》提出了「以國家利益為重」的合法性問題:是否為了國家和榮譽,一個公民可以殺死自己的妹妹呢?在當時的嚴重分裂的法國社會,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西拿》也一樣,講述羅馬共和國的公民密謀反對奧古斯特將共和國變為帝國,引出了中央集權的合法性的問題,這同路易十三黎塞留加強中央集權的情況不謀而合。

作品列表

戲劇

  • 梅里達 (1629)
  • 克利唐德 (1630–31)
  • 寡婦 (1631)
  • la Galerie du Palais (1631–32)
  • 皇家廣場 (1633–34)
  • l'Illusion comique (1636)
  • 梅黛 (1635)
  • 熙德 (1637)
  • 賀拉斯 (1640)
  • 西拿 (1641)
  • 波利耶克特 (1642)
  • 龐培之死 (1643)
  • 說謊者 (1643)
  • 羅多庚 (1644)
  • 埃拉克留斯 (1647)
  • Don Sanche d'Aragon (1650)
  • Andromède, (1650)
  • Nicomède, (1651)
  • 佩爾塔里特, (1651)
  • l'Imitation de Jésus-Christ (1656)
  • 歐迪普 (1659)
  • rois Discours sur le poème dramatique (1660)
  • La Toison d'or (1660)
  • Sertorius (1662)
  • Othon (1664)
  • Agésilas (1666)
  • Attila (1667)
  • Tite et Bérénice (1670)
  • Psyché (w/ Molière and Philippe Quinault,1671)
  • Suréna (1674)

其他

資料來源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