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在語音學中,次要調音見於一個輔音的調音與多個簡單輔音調音的組合相同時,這時其中至少一個音是近音。這種協同調音中,次要的調音就叫做「次要調音」。它並不「覆蓋」或「吞沒」主要調音輔音的音色,而是讓後者帶上次要調音輔音的色彩。Maledo (2011)將次要調音定義為疊加在主要調音輔音上的音色。
國際音標支持多種次要調音的寫法:
調音有時難辨主次。例如齦齶音[ɕ ʑ]的調音,有時被視作是獨立的單調音輔音,有時也可視作是齦後擦音的顎化,等同於[ʃʲ ʒʲ]或[s̠ʲ z̠ʲ]。
國際音標中描寫次要調音最常見的寫法是將次要調音輔音加在主要調音輔音後,並寫成上標。例如⟨kʷ⟩中的w寫在k後面。但這種寫法有歧義,可以將其理解為[k]以 [w]的形式除阻,如⟨kˡ kⁿ⟩([k]以邊音、鼻音除阻)。次要調音常會對周圍的元音產生強烈影響,往往會有可察覺的差異。例如/akʷa/大概率不會原樣實現為 [akwa],可能更像[awkwa]甚至[awka]。因此唇化和顎化的IPA符號有段時期寫在輔音底下(如[kʷ]寫作⟨k̫⟩,[tʲ]寫作⟨ƫ⟩),到現在仍有許多語音學家在用這種寫法,而把⟨kʷ⟩、⟨tʲ⟩用於表示滑音。而國際音標標準中,類似的寫法僅有軟齶化/咽化一種(如暗L可寫作⟨ɫ⟩),但軟齶化本身就不多見,能被軟齶化的輔音也屈指可數。也有上標表示滑音,下標表示次要調音的寫法(如⟨tʲ⟩和⟨tⱼ⟩)。
國際音標中長盛不衰的傳統是,任何符號都能寫成上標,這表示其會使前面的「基音」帶上它的色彩。例如,[ʃˢ]會是帶有[s]音質的[ʃ]。[1]然而,這一特徵不會被解釋為次要調音。上標也用於表示輔音的成阻或除阻方式、元音的前後滑音、快速或較弱的音素等。這些音,具體來說有前鼻化([ᵐb])、前塞音([ᵖm, ᵗs])、塞擦音([tᶴ])、前擦塞音([ˣk]),以及顫音、擦音、鼻音、邊音方式的除阻([tʳ, tᶿ, dⁿ, dˡ])、日化元音([ɑʵ])、雙元音([aᶷ])。因此,⟨ˠ⟩可表示非軟齶音的軟齶化,也可表示軟齶塞音以擦音除阻(⟨ɡˠ⟩)。元輔音混合的寫法可以表示過渡:[ᵇa]可以表示前接/b/時的/a/,[fʸ]可以表示後接/y/時的/f/。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