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鹼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槟榔碱

檳榔鹼(英語:Arecoline)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8H13NO2。它可以3-甲氧羰基-1-甲基吡啶鎓碘化物和硼氫化鈉的還原反應製得。[2]它和三氟過氧乙酸反應,生成相應的環氧化物。[3]

事实速览 臨床資料, 讀音 ...
檳榔鹼
臨床資料
讀音/əˈrɛkəln/
ATC碼
  • 未分配
法律規範狀態
法律規範
識別資訊
  • Methyl 1-methyl-1,2,5,6-tetrahydropyridine-3-carboxylate
CAS號63-75-2  checkY
PubChem CID
IUPHAR/BPS
DrugBank
ChemSpider
UNII
KEGG
ChEBI
ChEMBL
CompTox Dashboard英語CompTox Chemicals Dashboard (EPA)
ECHA InfoCard100.000.514 編輯維基數據鏈接
化學資訊
化學式C8H13NO2
摩爾質量155.20 g·mol−1
3D模型(JSmol英語JSmol
密度1.0495 g/cm3
沸點209 °C(408 °F)
  • O=C(OC)C=1CN(C)CCC=1
  • InChI=1S/C8H13NO2/c1-9-5-3-4-7(6-9)8(10)11-2/h4H,3,5-6H2,1-2H3 checkY
  • Key:HJJPJSXJAXAIPN-UHFFFAOYSA-N checkY
关闭

化學

檳榔鹼是一種,其共軛酸的pKa約為6.8[4]。檳榔鹼在蒸汽中易揮發,可與大多數有機溶劑和水混溶,但在溶解鹽存在的條件下,可用乙醚從水中提取。檳榔鹼能與形成。 這些鹽是結晶的,但通常易潮解:

  • 檳榔鹼鹽酸鹽(C8H13NO2•HCl),針狀晶體,熔點為158℃
  • 檳榔鹼氫溴酸鹽(C8H13NO2•HBr),在熱甲醇中形成細長稜柱狀結晶,熔點為177-179℃
  • 檳榔鹼氯金酸鹽(C8H13NO2•HAuCl4),油狀液體
  • 檳榔鹼氯鉑酸鹽((C8H13NO2)2•H2PtCl6),在中形成橙紅色菱面體結晶,熔點為176℃
  • 檳榔鹼甲碘化物英語Methiodide(C8H13NO2•CH3I),形成斜方稜柱狀結晶,熔點173-174℃[4]

用途

在許多亞洲文化中,人們將檳榔果與蔞葉一起咀嚼,以獲得興奮性效果[5]

由於檳榔鹼具有蕈毒鹼型乙醯膽鹼受體菸鹼型乙醯膽鹼受體激動劑的特性,它對健康志願者顯示出提高學習能力的作用。阿爾茨海默病的標誌之一是認知能力下降,因此檳榔鹼被建議作為減緩這一過程的治療藥物。靜脈注射檳榔鹼確實顯示出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言語和空間記憶有一定改善。但由於檳榔鹼可能具有致癌性,它並不是這種退行性疾病的首選藥物[6]

檳榔鹼也被用作抗寄生蟲藥[7]

201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將氫溴酸檳榔鹼列為廢止獸藥英語Animal drug,停止生產和使用[8]

參考文獻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