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錫鈞(1882年—1951年8月)[1],字鴻賓,直隸省河間府故城縣前香坊村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為蔣介石派入汪精衛政權的間諜。
生平
杜錫鈞自幼貧寒,清末在湖北新軍工程營當列兵,哨官。
考取武舉人後1906年被清朝政府官派留學日本,1908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4期步兵科。歸國後,他歷任湖北省的新軍第8鎮第三十標管帶。武漢起義爆發當天,據熊秉坤所著《前清工兵八營革命實錄》記載:該營(指三十標)昨晚已準備就緒,管帶杜錫鈞正謂「爾等不能輕縱,炮隊不動,總難為濟。須俟別營舉動,方可隨時附和。」熊炳坤本想以三十標為原動力,他說:「惟以貴營官兵既以一氣,且各有子彈,較敝處官兵隔閡不同,最易從事,故作是請。」因三十標一營旗人很多,杜怕走漏消息不敢應承,當晚召集旗人軍官喝酒,麻痹他們以配合起義。起義後命令所部士兵劫獄,救出前十八日機關破壞所關押的革命同志。另據何錫蕃《湖北起義戰守實錄》記載:熊炳坤、吳兆麟、……杜錫鈞諸君占領楚望台槍炮庫,分發子彈並指揮一切。以上史實都證明了杜錫鈞是參與並策划起義的革命黨成員,而並不是某些史書裏說的,是辛亥革命成功後才投誠革命黨的。革命勝利後被任命為湖北軍政府軍令部部長、北伐軍第1軍總司令官。
1912年(民國元年),他任湖北第4師師長、陸軍中將。翌年1月,他任漢口鎮守使。1915年(民國4年)12月,袁世凱稱帝,他被封為一等男。1920年(民國9年),他任漢黃鎮守使。1926年(民國15年)2月,他被吳佩孚任命為湖北省省長,因遭到反對而未能就任。結果杜錫鈞被改任留守軍司令。吳佩孚失勢後,杜下野,隱居天津。
1940年(民國29年)3月,杜錫鈞參加汪精衛的南京國民政府,任華北政務委員會治安總署署長。1943年(民國32年)3月,他兼任河北省長。11月,伴隨華北政務委員會的改組,他改任綏靖總署署長。1944年(民國33年),他任華北政務委員會常務委員。1945年(民國34年)2月他離任河北省省長,3月他離任綏靖總署署長,只擔任華北政務委員會常務委員。在為日本人和汪精衛工作期間為國民黨輸送情報致使日、偽軍的很多重要作戰行動失敗。
日本投降後,杜錫鈞遭到蔣介石的國民政府戴笠軍統局以漢奸罪逮捕,審查一個月後無罪釋放,其治安軍部份改編為國民政府軍。據說係因其在參加汪精衛政權前,曾讓夫人輾轉在香港取得國民政府同意,作為間諜,打入汪政權,並在衣物中,縫入國民政府抗日證件帶回天津,或因得政府赦免。但杜的治安軍曾協助日軍剿共,戰後又降於國軍,或因此使其被中共嚴懲。
1951年8月,杜錫鈞遭到再度逮捕,並被北京市軍管會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終年69。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