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早年捐官為縣丞,遷知縣。光緒五年(1879年),冀州知州。二年後升為永平知府。1884年任廣西按察使。
中法戰爭時,秉衡主持龍州西運局。隔年和馮子材獲得「諒山大捷」。彭玉麟奏言:「兩臣忠直,同得民心,亦同功最盛」。光緒廿年五月擔任安徽巡撫。
甲午戰爭爆發後,清廷調李秉衡為山東巡撫。
當時吏部文選司郎中延熙、李紹芬等,奏稱當時能戰的將領為劉永福等人。能戰的主帥為張之洞、李秉衡、唐景崧,都義切同仇、聲威素著。建議滿清朝廷信任他們,必能奏效且有功績。倘若有退敗不前者,立刻於軍隊之前就地正法。不要讓其有機會巡迴各部議論,僥倖存活[4]。光緒21年(1895年)四月初八(5月2日),河南舉人步翔藻奏稱:淮軍將領剋扣兵餉、聽聞日軍就先自行逃亡潰散。其敗是為非戰之罪。宋慶的軍隊,以數千之兵支持半年,能守也能戰,其未能獲勝,是因為孤軍無援助。李秉衡、劉永福也有死戰之心,所以其防守的地方,雖日軍侵擾,始終無法得逞。[5]但實際上李秉衡在山東用兵頗有缺失,「日軍浮三艦窺登州,秉衡盡萃精兵於西北,而榮成以戎備寡,為日軍所誘而獲」,因而遭受時人非議。[2]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德國因巨野教案而派兵強行進入膠州灣,時任山東巡撫的李秉衡認為「土地不可自我而失」,派兵與其相爭[3],因此被罷黜,擔任四川總督,但未到任便因德國壓力而被罷免。光緒26年(1900年)擔任巡閱長江水師大臣。八國聯軍進攻大沽後,李秉衡一度列名張之洞、劉坤一兩總督倡議的東南互保,但隨後力請募兵入衛京師,並在慈禧太后召見時極力主戰;於是領四軍出戰,在楊村(今武清縣)兵潰,退至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區)吞金自盡。[2]初諡忠節,隨後聯軍將李秉衡列入事變禍首,要求嚴懲,清政府以秉衡先死而不予治罪,但下令追奪一切官職並撤銷恤典。[2]
由於資料匱乏,研究他的學術文章不多。[3]學者對其語多肯定,稱其一生清政廉明、忠君體國、勤政愛民。部份後代居住於今大連市,且正在籌建紀念館[6]。
維新人士吳樵批評<李鑒堂(秉衡).....極惡洋務,中國事皆誤於此等正人。>
羅惇曧所著《庚子國變記》則指名列庚子被禍五大臣的許景澄和袁昶之死與李秉衡有關,「七月初四日,殺許景澄、袁昶,秉衡有力焉,天下冤之。」[7]
[編]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