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朝鮮半島衝突是指位於朝鮮半島北方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朝鮮)和南方的大韓民國(韓國)之間的一系列衝突,雙方都宣稱對整個朝鮮半島擁有主權即自身為朝鮮半島的唯一合法政府。在冷戰中,朝鮮由蘇聯中華人民共和國共產主義陣營國家支持,韓國則受美國及其盟友支持。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投降日治時期結束,朝鮮半島分裂為兩個陣營,在1950年雙方爆發了戰爭。戰爭結束後,兩個國家的基建均被嚴重摧毀,但半島的政治格局依然不變。朝鮮和韓國繼續著軍事上的對峙以及週期性的衝突。在冷戰結束,蘇聯為首的東方集團消亡之後,朝鮮仍留存了下來。

事实速览 朝鮮半島衝突, 日期 ...
朝鮮半島衝突
冷戰(直至1991年)的一部分

從朝鮮一側(北方)看朝韓非軍事區。
日期1945年9月2日 – 進行中
(79年3個月3周又4天)
地點38°19′N 127°14′E
狀態 進行中
1950年至1953年的韓戰
1953年朝鮮停戰協定
1966年至1969年的朝韓非軍事區衝突
2006年至今的朝鮮核問題
領土變更
參戰方
 北韓
支持方:
前支持方:
 南韓
 美國
聯合國軍(1950年–1953年)[註 5]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自2006年起)[註 6]
支持方:
前支持方:
指揮官與領導者
关闭

美國在大韓民國保持著一定量的軍事存在以阻止對韓國任何潛在性的攻擊。1997年,時任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評價朝鮮半島是「冷戰最後的鴻溝」。[5]2002年,時任美國總統喬治·W·布希宣布朝鮮為「邪惡軸心」的一員。[6][7]而面對越來越孤立的國際局勢,朝鮮選擇發展長程飛彈和核武技術。

Remove ads

背景

1910年8月22日,朝鮮被日本帝國吞併,並被日本帝國統治至1945年9月2日,在日本占領朝鮮期間的幾十年裡,民族主義和激進組織出現了,主要是流亡在外,為獨立而戰。這些團體在觀點和方法上存在分歧,未能團結起來,形成一個單一的民族運動。[8][9]行動範圍以中國為基礎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未能獲得廣泛承認。[10]許多組織的領導人主張朝鮮獨立,包括遊說美國政府的保守派和美國教育的李承晚,以及從中國東北到朝鮮北部與日本人進行游擊戰的共產黨人金日成[11]占領結束後,許多上層階級的韓國人被指控與日本帝國主義合作。[12]隨後,渴望領導朝鮮的各種人物和政治團體之間發生了激烈而血腥的鬥爭。[13]

Thumb
1950年9月15日,仁川登陸成功

朝鮮半島分裂為兩個陣營,在1950年雙方爆發了戰爭。從1948年直到1950年6月25日內戰爆發,兩國的軍隊在北緯38度線發生了一系列流血衝突。1950年,當朝鮮人民軍攻入韓國發動朝鮮戰爭時,衝突進一步升級。聯合國干預以保護韓國,並派遣了一支由美國領導的「聯合國軍」。朝鮮占領韓國大片地區後,金日成當局為讓朝鮮半島統一,實施工業國有化,土地改革和重建人民委員會[14]。當聯合國的干預被認為是恢復原本的國界(即北緯38度線)時,李承晚認為,朝鮮的進攻已毀滅邊界。聯合國總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也表示,他打算統一朝鮮半島,而不僅僅是將朝鮮軍隊打回邊界[15]。朝鮮占領韓國領土約九成時聯合國軍和美軍通過仁川登陸發動反擊,隨之朝鮮人民軍被趕出韓國,韓國軍隊於10月1日越過北緯38度線,一周後又跟隨美國和其他聯合國部隊向北推進,沒有重視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出的警告:如果美軍越過邊界,中華人民共和國將會干預[16]。大韓民國在占領朝鮮時,其政府亦試圖統一朝鮮半島,韓國國家警察則對民眾進行政治灌輸[17]:281–282。當美軍進一步進攻朝鮮時,中國人民志願軍發動反擊,將美軍趕回南方。 1951年,戰爭在北緯38度線附近基本結束,雙方開始考慮停戰。但李承晚要求繼續戰爭直至在他的統治下統一朝鮮半島[18]。而方面提議以北緯38度線為基礎劃分停戰線,但聯合國方面提議以雙方領土為基礎劃分停戰線,認為在軍事上是有充足的理據[19]。美國人提出的聯合國立場違背了談判產生的共識[20]。最初,美國人提出了一條穿越平壤的邊境線,該路線距原有邊境線北端很遠[21]。雙方的分歧讓談判進程曲折而漫長,中朝方面最終同意在軍事分界線上劃分邊界,而非在北緯38度線上劃分邊界[22]

Remove ads

參見

註解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延伸閱讀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