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暉路是杭州一段東西走向的道路,民國時期稱為城外大道、城外馬路、餘杭汽車路等[1]。該路最早為城外鄉間小路。1922年時修築杭州到餘杭公路,即餘杭汽車路,成為其中一段,又稱城外大道、城外馬路[2]。1954年,將松木場到艮山門的道路改建為松艮路,該路通過運河上的密渡橋和上塘河上的施家橋,可以直達艮山門外[2]。艮山門外河西又被稱為鷺鷥灘,王修玉在《松壑集》中對此有詩:「鷺鷥灘上棹扁舟,薄霧朝暉暗戍樓」,故而起名朝暉路。[2][3]1970年,密渡橋被拆除,道路中斷[4][2]。1981年,將流水橋至環城東路一段併入,東段仍稱朝暉路[3][2],西段起名密渡橋路[4][2]。1978年至1995年間,朝暉路一帶興建朝暉居住區,後者也是杭州最早開發的大型居民住宅區,一共有9個小區,400棟住宅樓,1.15萬戶居民居住其間[5]。
讀音爭議
杭州市政府以及一些專家認為該路段中的「朝暉」應當念做「zhāohuī」[6][7],但大部分本地居民都念成「cháohuī」[7]。也有人認為杭州話念做「cháohuī」,普通話念做「zhāohuī」[7]。
相交道路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