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一種極罕見的齒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朗氏中喙鯨(學名:Indopacetus pacificus)舊稱朗文氏喙鯨或朗曼氏喙鯨,又稱朗氏喙鯨、太平洋喙鯨或印太洋喙鯨。其可說是鯨目中最神祕的物種,現有標本只有兩個風化了的頭骨,沒有已證實的活體觀察記錄,甚至連完整屍體都不曾見過。最初由亞伯特·朗文(H. A. Longman)以 Mesoplodon pacificus 之名發表,僅根據 1882 年在澳洲昆士蘭麥凱海灘(21°10′S, 149°10′E)發現的一個頭骨與下顎。當時科學界懷疑這個頭骨可能是特魯氏中喙鯨的亞種,或是成年的雌南瓶鼻鯨。1955年在索馬利亞丹納尼(Danane)附近的海灘(1°52′N, 45°02′E)發現了第二個朗氏中喙鯨的頭骨標本,於是到了 1968 年,芝加哥田野博物館的喙鯨專家 Joseph Curtis Moore 確立朗氏中喙鯨為一獨立物種的分類地位,並創立一新屬(gen. Indopacetus),此屬名表示該鯨種生存於印度洋與太平洋。部分學者不認同上述分類法,仍將其置於中喙鯨屬(gen. Mesoplodon)中。在印度洋與太平洋熱帶海域曾有不知名的鯨類目擊記錄,通常稱之為「熱帶瓶鼻鯨」(Tropical bottlenose whale),可能就是朗氏中喙鯨。
其他俗名:
身長由頭骨推斷約 7 至 8 公尺,體重及壽命皆不明。
目前仍沒有已證實的活體目擊記錄。現有的兩具頭骨長度分別為 1.2 公尺(澳洲標本)與 1.1 公尺(索馬利亞標本),推測牠們應是中大型的喙鯨類。兩具頭骨皆沒有發現牙齒,由下顎尖端的牙槽凹孔判斷,應有兩顆小型的牙齒,橫切面大致呈橢圓形,略朝前方傾斜。
在所謂「熱帶瓶鼻鯨」目擊記錄中曾清楚觀察到一對喙鯨母子,幼鯨體色略暗,額隆顏色接近蒼白,該白色區域延伸至後方的噴氣孔附近;側腹處有白色的補丁狀斑塊,頭部有小型白色「耳斑」(ear spot)。母鯨身長約 7 至 8 公尺,額隆與嘴喙間有明顯的摺痕界線。
由頭骨發現處的地理位置推斷,朗氏中喙鯨大致分布於印度洋與太平洋的熱帶海域,可能棲息於遠洋。「熱帶瓶鼻鯨」主要在水溫攝氏 26 度以上的海域觀察到。曾有一次疑似目擊記錄位於墨西哥灣(Gulf of Mexico),顯示其可能會在大西洋熱帶海域出現,但尚未證實。
根據一些目擊記錄,「熱帶瓶鼻鯨」的族群大小似乎比其他位於印度洋-太平洋熱帶海域的喙鯨要來得大,由數十頭至100頭不等,平均約為15至20頭,其群體似乎會靠得很近且連結緊密。潛水時間約 18 至 25 分鐘。有時會與短肢領航鯨結群,偶爾和瓶鼻海豚結群。曾有目擊躍身擊浪的記錄,噴氣低而多分支,可在海面看見。關於朗氏中喙鯨的生殖與食性一無所知。
雖然關於朗氏中喙鯨的資料少到接近沒有,但其數量似乎不算稀少,相關的大型喙鯨目擊記錄至今已逾 65 起,光是 2000 至 2001 年左右在太平洋東部至印度洋西部的熱帶海域就陸續傳出 45 起,可能的有關擱淺紀錄也有數十起[2],由於外型上不符合已知所有的喙鯨類,或許就是神祕的朗氏中喙鯨。
2003 年,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生物科學系的鯨類專家 Merel L. Dalebout 等人發表了四個擱淺的大型喙鯨標本,其中南非的兩個標本早期被誤認為是南瓶鼻鯨。四個標本分別採自肯亞(一具,性別不明,編號 OM7622)、南非(兩具,皆為雄性,編號分別為 PEM292 與 PEM1960)與馬爾地夫(一具,雌性,暫無編號)[3]。
其他相關紀錄則包括: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