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角鴞(學名:Otus scops,英語:Eurasian Scops Owl、Common Scops Owl[註 1],中國大陸作西紅角鴞),是鴞形目鴟鴞科角鴞屬下的一種鳥類。[3]這個物種在4—6月之間於歐洲及亞洲的開闊或半開闊地區繁殖;8—11月時則南遷至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過冬,但也有一些個體會留在南歐,是唯一分佈於歐洲的角鴞。[4]
歐亞角鴞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鳥綱 Aves |
目: | 鴞形目 Strigiformes |
科: | 鴟鴞科 Strigidae |
屬: | 角鴞屬 Otus |
種: | 歐亞角鴞 O. scops
|
二名法 | |
Otus scops | |
亞種 | |
| |
分佈範圍 繁殖區 留鳥 非繁殖區 過境
| |
異名 | |
|
這個物種體型嬌小,外觀上類似於樹皮,顏色在灰褐色至棕紅色之間,頭部的耳羽相當短且平時不可見,僅受驚嚇或威脅時才可能抬起。歐亞角鴞為夜行性,白天時往往會躲藏於樹叢或樹梢上,將自己偽裝成一根斷枝,以保護自身。其主食為昆蟲等節肢動物,但其他小型哺乳類、鳥類、爬行動物也是選項。在繁殖季期間,歐亞角鴞為一夫一妻制,雄鳥會在夜晚不斷地鳴唱求偶,雌鳥有時也會跟著對唱,形成配對後,鳥窩可建在各種凹處或人造巢箱中,每窩產2—6枚白色的卵,20—31天後孵化,再3—4週後可離巢,9週左右可獨自生活。
歐亞角鴞目前估計整體有79.5萬—133.2萬隻成鳥,尤在地中海周遭最為普遍。目前這個物種因棲息地的變化、使用農藥所帶來的昆蟲減少及天敵如西灰林鴞的數量增加,導致其數量逐步下滑。但仍因其相當廣大的分佈範圍及尚不嚴重的下滑趨勢,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無危物種。
物種命名與分類
這個物種在瑞典自然學家卡爾·林奈命名前就已有被描述的紀錄,如義大利科學家烏利塞·阿爾德羅萬迪於1599年時出版的鳥類書籍中就已經給予其「Scops」一名。[5]1758年,林奈引用該書資料,於《自然系統》第十版中賦予其Strix scops之學名。[6]其模式產地位於義大利。[7]:163
屬名Otus及種小名scops分別來自拉丁語及希臘語,兩者意思都是指一類小耳鴞(little eared owl)。[8]:286, 351[9]而其中scops來自希臘語的σκώψ(羅馬化:skṓps)一詞,自另一古希臘語的σκοπός(羅馬化:skopós,意為「觀看者、守衛」)衍伸而來。[9][10][11]該詞在英文中曾被用以稱所有型態的貓頭鷹,但現在已被限縮為僅指稱角鴞。[10]
| |||||||||||||||||||||||||||||||||||||||||||||
2022年所建立的部分角鴞屬支序圖[12] |
在生物分類學上,歐亞角鴞作為分佈相當廣泛的物種,至少11個現被視為獨立物種的角鴞曾被認為是其亞種之一,如紅角鴞、呂宋角鴞、南菲律賓角鴞等及一些僅分佈在非洲的物種等。[10][7]:163[13]其中最近期的獨立物種是塞普路斯角鴞,該物種以其不同於歐亞角鴞的歌聲及羽毛顏色被拆分出來。[3][14]而縱紋角鴞、非洲角鴞、紅角鴞、美洲角鴞也曾被認為與這個物種形成超種的關係,但已藉由叫聲及基因分析將這些物種分離。[3]:163[7]
根據世界鳥類學家聯合會之名錄,目前歐亞角鴞有五個亞種,主要差別在羽毛的基底顏色和斑紋的濃淡差異。[3][7]:164
- 指名亞種(O. s. scops):分佈於法國、義大利至高加索地區之間。
- O. s. mallorcae亞種:分佈於伊比利半島、巴利阿里群島及非洲西北部。體型較指名亞種來的小,顏色較指名亞種暗灰,斑點較多而粗。[15][7]:164亞種名mallorcae指的是其標本發現地馬略卡島。[16]
- O. s. cycladum亞種:分佈於希臘、克里特島到土耳其、敘利亞和約旦之間。顏色是所有亞種中最深的(近深灰褐色),上半身的斑點為純白色,全身的斑點較粗曠。[15][7]:164亞種名cycladum來自現代拉丁語,指的是愛琴海中的基克拉澤斯群島,其模式標本來自該群島中的納克索斯島上。[8]:128[17]
- O. s. turanicus亞種:分佈於伊拉克到巴基斯坦之間。顏色較指名亞名來得淡,接近淺銀灰色,條紋窄而清晰,類似於縱紋角鴞。[18][7]:164其模式產地位於橫跨土庫曼斯坦的卡拉庫姆沙漠。[19]
- O. s. pulchellus亞種:分佈於哈薩克至西伯利亞南部和喜馬拉雅西部之間。顏色較指名亞名來得淡,條紋較窄,頸背斑點較大而多。[7]:164亞種名pulchellus為拉丁語「非常美麗」的意思。[8]:324
形態描述
歐亞角鴞的體長16—21公分,體重60—135公克(平均約92公克),為體型僅與椋鳥相當的小型貓頭鷹。[20][21][22]其鳥喙寬平均約4.7公釐、深平均約8.6公釐、嘴峰長平均約17.5公釐;翼展50—64公分,翼長14.5—16.8公分(平均約14.7公分);跗蹠平均長約26.6公釐,尾長平均約6.6公分。[20][21]壽命約十年。[23]
指名亞種成鳥眼睛虹膜呈黃色,鳥喙灰色或藍黑色,腳灰褐色。[15][21][7]:164其頭部的耳羽極短,平常放鬆時幾乎不可見,使頭部多呈現圓形的外觀;展開時平坦或呈三角形。[15][21]羽毛多呈灰褐色至棕紅色[註 2]之間,整體外觀上類似於樹皮:這些羽毛帶有黑色的中軸及條紋,其餘部分黑色和白色斑點條紋、條紋和斑點交織而成。[15][18]翅膀相對較長,呈棕紅色,展開時可見數條水平條紋貫穿於上。[15][23][21]在肩部有一排淺白色斑點,尾部相對較短。[15][4]這種外觀使歐亞角鴞在白天警戒或睡覺時,可以形成類似斷裂樹枝的偽裝效果。[15]雌鳥較雄鳥重約15—25公克。[21]
亞成鳥與成鳥幾乎沒有差異,惟耳羽更短,背部的白色斑點、條紋等特徵不明顯。[11][18]而雛鳥的絨羽呈白色。[21]
這個物種可以其較小的頭部上有分隔兩眼的倒三角型暗色條紋、遠低於眼睛高度的鳥喙、有耳羽和略長的尾巴,與體型相似的縱紋腹小鴞區分;且歐亞角鴞的飛行路徑較直,不同於後者的有上下起伏的飛行路徑。[11][18]其餘物種可以利用叫聲差異與之區分。[4]
棲息環境與遷徙
歐亞角鴞棲息在開闊或半開闊的地形,包含農地、有著零散樹木的地區、較溫暖的山區、地中海型氣候的灌木叢和多岩地形等,並傾向於迴避密林地帶。[24]:213[4]在歐洲北方,這個物種也會出現在樺木和針葉樹林中。[10]歐亞角鴞也是適應於人造的公園環境,電話線和燈柱的存在提供了休息的地點,使其能擴散到其他城鎮和郊區。[10]整體上當一個地區一年內均溫大於攝氏5度,最冷月份的平均溫度在攝氏-8度以上時且相對乾燥時,歐亞角鴞就有可能會出現;而相對潮濕地區的分佈則較為稀疏。[25]其分佈高度可達海拔2500公尺,在巴基斯坦甚至可至3000公尺高。[21][7]:164
這個物種視所在地區有遷徙的可能性,如O. s. mallorcae亞種於西班牙東部、南部及巴利亞利群島的族群就是全年留鳥。[4][7]:164在8—11月時,歐亞角鴞會遷往非洲帶樹木的稀樹草原環境過冬,在2個月內會移動約8000公里的距離。[24]:213[4]在3—4月時則啟程返回北方,有一些族群可能會越境遷徙到北歐或西北歐停留。[10][4][7]:164是歐洲唯二會進行遷徙的貓頭鷹(另一種是短耳鴞)。[21][26]:113-114
受到環境溫度變化的影響,這個物種被預測可能會進一步擴張其活動範圍。[25][21]2011年6月至7月期間,芬蘭曾出現了一隻鳴唱的歐亞角鴞,該地區離其正常分佈範圍有500公里之遠。[21]瑞典在2011年夏季期間也有觀察到有領域性行為的個體。[21]2021年10月時在印度加爾各答都會區也觀測到了歐亞角鴞的蹤跡。[27]
習性
歐亞角鴞為夜行性,白天時多藏於樹叢深處或樹梢高處中,發出幾聲叫聲;在夜間的活動頻率會隨著繁殖季節臨近而增加。[10]當人類在白天時段接近歐亞角鴞時,牠們會伸直身體羽毛,耳羽豎立,眼睛閉成垂直的狹縫。[10]
歐亞角鴞主食為昆蟲等節肢動物,如蟋蟀、飛蛾、甲蟲、蚱蜢、蟑螂、蠍子和毛毛蟲等。[24]:213[10]除了節肢動物之外,這個物種也會捕捉小型哺乳動物、蜥蜴、雨蛙、蚯蚓、蝙蝠、鼩鼱和如白眉歌鶇體型大小的鳥類。[24]:213[26]:44[7]:164但小型哺乳動物及鳥類獵物的比例僅佔約1—2%的極低比例。[21]
歐亞角鴞大多數狩獵活動會在日落後不久或日出前的幾個小時進行,多從高處俯衝而下捕捉大型昆蟲為主。[11][23]這個物種也善於在草叢中步行追尋獵物的痕跡;也對會吸引飛蛾或大型蚊子的燈照有興趣。[26]:44[4][7]:164牠們視獵物大小可能以鳥喙直接取食或以腳爪抓著獵物食用。[4]
歐亞角鴞的繁殖季在4月至6月之間,每年只有一窩。[23][4]這個物種主要為一夫一妻制、一個配對獨自繁殖為主,但偶爾有一夫多妻制及集體築巢的記錄。[7]:164在繁殖季節開始時,成鳥發出叫聲的頻率會非常高,雄鳥甚至有可能幾乎整夜不停地唱歌;一旦成功配對後,歌唱的頻率就會降低。[4]在築巢期間是有領域性的,雄鳥會以叫聲來保衛領地。[10]巢址包括樹洞、岩石、牆壁、陡峭的溝渠或沙坑邊坡,以及屋頂下的凹處。[24]:213[10]也可見牠們利用啄木鳥所製造的洞、歐亞喜鵲的棄巢或人工巢箱作為巢穴。[10][11]
這個物種每窩產2—6枚卵(多3—5枚)。[24]:213這些白色且略帶光澤的卵長約31毫米、寬27毫米,略呈圓形。[11][4]雌性在孵蛋期間由雄性餵食,卵會在20—31天後(平均約25天)孵化。[24]:213[10][4]雛鳥在前18天內由雄鳥負責提供食物,在這之後由雙親一起負責。[10]
因其較為嬌小的體型,雛鳥破殼、離巢、獨立的時間都相較於其他猛禽及貓頭鷹來的快。[26]:105, 109歐亞角鴞的雛鳥會在6—8天內開始睜開眼睛,三到四週內離巢在附近枝幹上活動,33天左右時具備飛行能力。[10][4]約九周大後可獨立生活,並在10個月左右時達性成熟。[10][4]
歐亞角鴞的歌聲多見於黃昏或凌晨時段,是一種低沉、短促的哨聲「pew」、「chew」或「kiup」,音節數量不定,每2—3秒重複一次,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24]:213[10][11][23]雌鳥有時會與雄鳥行對唱,但雌鳥發出通常是更為柔和、音調較高的叫聲,最常見於滿月的夜晚。[18][13]在南歐的春天晚間,該歌聲可能會與歐洲產婆蟾的叫聲相似,兩者需仰賴叫聲長度及音調的飽滿度區分。[11][22]
另外在成鳥呈上食物及交配時會發出「drrr-drrr」的低沉聲音。[22]警戒叫聲為響亮、刺耳的「kweeoh」,可能與縱紋腹小鴞類似。[4]較大的雛鳥和剛孵化的幼鳥則會發出「chew」的乞求聲。[4]
威脅與天敵
歐亞角鴞數量下降的原因主要來自棲息地的變化及使用農藥所致的昆蟲數量減少。[28]例如在瑞士的族群就因為葡萄園擴張和農業密集化的緣故,棲息地變得支離破碎並因此導致族群消失。[7]:164同時因其體型較小而相對無害,其他貓頭鷹如縱紋腹小鴞、西灰林鴞、鵰鴞、西倉鴞等會自巢址中驅逐或甚至殺死牠們,而當中西灰林鴞族群的逐步增加已對歐亞角鴞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24]:213[10]
保育情形
目前歐亞角鴞的全體數量預估有79.5萬—133.2萬隻成鳥,其中在地中海區域附近最為普遍。[24]:213[28]《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因其分佈範圍廣大,且尚不嚴重的族群下滑趨勢,將這個物種歸為無危物種。[1][28]
文化
在斯拉夫文化中,貓頭鷹常認為是不幸的象徵,因此其名稱多有負面意涵;但歐亞角鴞是個例外——其俄語俗稱為Сплюшка(Splyushka,以其叫聲得名)或Зорька(Zorka,意為「黎明」)。[24]:97在西西里的傳統中,歐亞角鴞的叫聲被認為是對病人的死亡預告,或者是有人將會得到與扁桃腺相關的病症。[24]:98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