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葉夫根尼·阿列克謝耶維奇·普列奧布拉任斯基(俄語:Евген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Преображенский,1886年2月3日—1937年7月13日),蘇聯經濟學家、社會學家,第9屆布爾什維克黨中央委員會委員,主張通過工農業剪刀差優先發展重工業以快速實現工業化。1919年與布哈林合著《共產主義ABC》,但二人在工業化問題上觀點相左。
此條目可參照外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葉夫根尼·普列奧布拉任斯基 Евгений Преображенский | |
---|---|
第9屆俄共(布)中央委員會委員 | |
任期 1920年4月5日-1921年3月15日 | |
第9屆俄共(布)中央委員會書記處書記 | |
任期 1920年4月5日-1921年3月15日 | |
蘇維埃聯盟財政人民委員會主席 | |
任期 1924-1927 | |
蘇維埃聯盟輕工業人民委員會成員 | |
任期 1932年1月15日-1933年初 |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俄羅斯帝國奧廖爾省博爾霍夫 | 1886年2月15日(俄歷)
逝世 | 1937年7月13日 蘇聯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莫斯科 | (51歲)
死因 | 處決 |
國籍 | 蘇聯 |
政黨 |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及蘇聯共產黨 (1903-1927,1930-1933) |
知名於 | 《共產主義ABC》《新經濟學》作者 《真理報》編輯 |
普列奧布拉任斯基與托洛茨基及20年代的左翼反對派運動關係密切,在左翼反對派於權力鬥爭中失敗後於1929年宣布與托氏劃清界限得以恢復黨籍重返工作,但還是在1932年加入了秘密反對集團,1933年被捕,1937年在大清洗中被處決。
葉夫根尼·阿列克謝耶維奇·普列奧布拉任斯基,於俄歷1886年2月15日生於俄羅斯帝國奧廖爾省博爾霍夫,他的祖父是一位東正教神父,而他的父親阿列克謝·亞歷山德羅維奇·普列奧布拉任斯基曾在一所地方自治局學校任教七年,並在1883年成為博爾霍夫教區主教。阿列克謝隨即自費在教區內開設了一所小學。[1] 葉夫根尼正是在這裡接受了教育。
普列奧布拉任斯基的幼年在濃厚的宗教氛圍中度過,而且使他產生了對不平等的厭惡[2],他年幼時就愛好讀書[2],在離開父親開設的私立學校後,普列奧布拉任斯基在博爾霍夫公立學校又學習了兩年(1895-1897)[3],隨後離開鄉鎮來到了省會奧廖爾的一所古典文理中學繼續學業(1897-1905),普列奧布拉任斯基本人回憶他當時是「班上第二好的學生」[4]。
在奧廖爾中學學習的幾年中,普列奧布拉任斯基對政治產生了興趣,並把注意力從學業轉向了報紙、歷史書和社會小說。14歲(1900)時,受到20世紀初滲透進俄國知識分子世界中的無神論思想影響,普列奧布拉任斯基放棄了對上帝的信仰[5][6],這樣的叛逆行徑使他與父親產生隔閡達數十年[7]。1902年,他的父親成為了博爾霍夫教區的院長[8]。
1901年起,普列奧布拉任斯基開始收集非法的激進文學作品,包括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礦業學院革命學生的公告、抗議學生被毆打的記錄、激進詩歌、歌曲的膠版印刷版本。當年夏天,回到博爾霍夫的家中的普列奧布拉任斯基仔細閱讀了這些記錄,並決心投身反抗沙皇政權的革命事業中。[9][6]
自1923年起,普列奧布拉任斯基就成為了托洛茨基所領導的左翼反對派的成員,並參與了奠定左翼反對派基礎的《46人聲明》的起草。至1927年,左翼反對派已與格·季諾維也夫、列·加米涅夫領導的新反對派、部分殘餘的工人反對派、民主集中派等派系合併為聯合反對派。
1927年,聯合反對派制定了一份全面總結了他們對黨的路線的批評的綱領,並要求中央委員會印刷並分發以在12月的十五大上公開辯論,被否決後他們選擇自行秘密印刷。9月12日/13日晚,國家政治保衛總局突擊了秘密印刷點,並逮捕了負責印刷的謝爾蓋·姆拉赫科夫斯基。9月28日,姆拉赫科夫斯基被開除黨籍[10],普列奧布拉任斯基對此表示反對,於10月初(另一說為8月[11])也被開除黨籍。[10]11月7日,普列奧布拉任斯基參與了聯合反對派在十月革命十周年之際的遊行示威活動,在期間遭到了斯大林支持者的襲擊。[12]次年1月,被驅逐至烏拉爾斯克,在韃靼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國家計劃委員會工作。
蘇聯工業化開始後,普列奧布拉任斯基表達了對斯大林的支持,並認為他正在執行左翼反對派的路線[13](此時他尚不知農村的情況),1929年7月,普列奧布拉任斯基與卡爾·拉狄克、伊瓦爾·斯米爾加致函蘇共中央,公開與反對派決裂。次年1月,三人被恢復黨籍。[14]
1930-1932年,普列奧布拉任斯基擔任下諾夫哥羅德地區計劃委員會副主席。1932-1933年任蘇聯輕工業人民委員會委員。[15]
約在1931年,與伊萬·斯米爾諾夫等人再次創建了反對集團,1933年初該集團被國家政治保衛局破獲,普列奧布拉任斯基被開除黨籍、流放哈薩克三年。[16]但在1933年12月恢復黨籍。1936年,再次被開除黨籍。[17]1937年1月2日被捕[18],7月13日,因「組織青年托洛茨基主義中心、參與反革命恐怖組織」被判處死刑,當日執行。
1988年12月22日,獲得平反。[1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