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伯恩哈多維奇·拉狄克(俄語:Карл Бернга́рдович Ра́дек羅馬化Karl Berngardovich Radek;1885年10月31日—1939年5月19日),蘇聯共產主義革命家、左翼反對派政治人物。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拉狄克在波蘭德國活動,後擔任共產國際的早期領導人[1],並成為30年代斯大林大清洗的受害者。

事实速览 卡爾·拉狄克 Карл Радек, 出生 ...
卡爾·拉狄克
Карл Радек
卡爾·拉狄克,攝於1919年前後
出生(1885-10-31)1885年10月31日
 奧匈帝國倫貝格
(今  烏克蘭利沃夫
逝世1939年5月19日(1939歲—05—19)(53歲)
 蘇聯蘇俄車里雅賓斯克州上烏拉爾斯克
國籍 奧匈帝國
民族猶太
公民權 奧匈帝國
 蘇聯
母校克拉科夫大學
萊比錫大學
職業革命家、作家、記者、公關人員、政治家、理論家
政黨波蘭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
德國社會民主黨
德國共產黨
德國共產主義工人黨
蘇聯共產黨
運動社會民主主義共產主義
配偶羅莎·馬夫里基耶夫娜·拉狄克
拉里薩·米哈伊洛夫娜·賴斯納
兒女索菲亞·卡爾洛夫娜·拉狄克
关闭

生平

Thumb

1885年出生於奧匈帝國加利西亞倫貝格(今烏克蘭利沃夫)的一個加利西亞猶太人家庭[2],原名卡羅爾·索貝爾松(俄語:Кароль Собельсо́н ;德語:Karol Sobelsohn)。拉狄克的名字取自斯特凡·熱羅姆斯基著作《勞動的西緒福斯》(Syzyfowe prace)中他最喜歡的人物安德烈·拉狄克(Andrej Radek)[3]

1901年加入波蘭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他參加過1905年俄國革命,在俄國監獄關過一年。獲釋後,在波蘭德國的幾家左翼的社會民主黨報紙編輯部工作[4]。1915年出席齊美爾瓦爾德會議時,結識列寧。會後去瑞典出版一種布爾什維克的周報。1918年11月德國發生革命時,他作為俄共中央的代表去協助建立德國共產黨。1919年2月被捕。同年12月獲釋,回到俄國,不久便在共產國際中占有顯要地位。1923年代表共產國際到德國協助發動革命。1924年因對德國革命的失敗負有責任而被撤銷共產國際書記的職務。1925-1927擔任莫斯科中山大學校長[5]。1927年作為托洛茨基分子被開除出俄共(布),流放到烏拉爾山區。1929年拉狄克公開宣布放棄反對派觀點,得以恢復黨籍。此後表示擁護斯大林。1931—1936年任《消息報》編輯,寫外事評論。1935年還參加憲法起草委員會。1936年10月被指控參與托洛茨基的投敵叛國陰謀活動而被捕,1937年1月被判處10年徒刑。1939年,在勞改營被斯大林下令殺害。1988年蘇聯最高法院證實拉狄克被判有罪查無實據,為他平反。

參考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