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日本武装部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航空自衛隊(日語:航空自衛隊/こうくうじえいたい Kōkū Jieitai,英語:Japan Air Self-Defense Force),簡稱空自(日語:空自/くうじ Kūji,英語:JASDF),是日本自衛隊的航空部隊,也是日本事實上的空軍武裝,全體武職人員稱「航空自衛官」。由於受限和平憲法,編制跟武器偏重防衛,不配備戰略轟炸機、長距離運輸機、彈道飛彈、巡弋飛彈以及核生化武器。2022年12月7日為了因應中、俄兩國對於太空作戰能力的發展及對區域穩定的威脅日漸增加,日本欲將太空納入防衛領域,且擬定將現有的航空自衛隊改名為「航空宇宙自衛隊」,然目前稍未定案[2]。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4月11日) |
航空自衛隊 Japan Air Self-Defense Force (JASDF) | |
---|---|
存在時期 | 1954年7月1日 | 迄今
國家或地區 | 日本 |
種類 | 航空部隊 |
功能 | 空中作戰、運輸 長程飛彈、密接支援 |
規模 | 航空自衛官46,943人(令和2年12月)[1]:51 飛機805架 |
直屬 | 防衛省 |
駐軍/總部 | 日本東京都新宿區市谷本村町 |
指揮官 | |
航空幕僚長(參謀長) | 內倉浩昭空將(上將) |
航空幕僚副長(副參謀長) | 小笠原卓人空將(中將) |
標識 | |
國籍標誌 | |
低能見度 國籍標誌 | |
航空幕僚長旗 | |
飛機 | |
電戰機 | E-2鷹眼式空中預警機、E-767、EC-1、YS-11EA、YS-11 EB |
戰鬥機 | F-15J鷹式戰鬥機、F-2戰鬥機、F-35A閃電II戰鬥機 |
直昇機 | UH-60J黑鷹直升機、CH-47契努克 |
偵察機 | RQ-4全球鷹偵察機 |
教練機 | 川崎T-4教練機、T-34初級教練機 |
運輸機 | C-1運輸機、C-130H力士運輸機、YS-11P、C-2運輸機、波音777-300ER |
空中加油機 | 波音KC-767J、KC-130H |
1954年7月1日,日本政府決定將警察預備隊與海上保安廳海上警備隊整合成立防衛廳。同時,在防衛廳下設立航空自衛隊。它的成立象徵以往分屬於陸海軍的航空隊正式成為獨立空軍。
戰後憲法的規定不能稱其為日本空軍。但在實際上裝備與訓練與世界各國的空軍並無過大的差異性。空自訓練精銳、技術先進,再加上與美軍有相當密切的交流,使得日本航空自衛隊成為東亞地區的一支重要空中武力。自蘇聯解體後,隨著攸關日本海空交通線之台海問題與中日領土爭議升溫,日本的空防重心從北方南移至九州與琉球群島以加強地區防衛力量。
2006年3月27日,日本自衛隊成立統合幕僚監部(相當於總參謀部)取代過去的統合幕僚會議(相當於參謀長聯席會議)。開始執行新的作戰體系。此前,陸海空三個自衛隊分別由各自的幕僚長(相當於參謀長)分別進行指揮,同時輔助防衛廳長官工作。在新的體系下,陸海空各部隊的幕僚長將輔佐統合幕僚長(總參謀長)指揮部隊[3]。
學校所在地:奈良基地
學校所在地:濱松基地
學校所在地:濱松基地
學校所在地:蘆屋基地
學校所在地:熊谷基地
學校所在地:小牧基地
補給處地點:岐阜基地
補給處地點:入間基地
補給處地點:入間基地
航空自衛隊受防衛省指揮,其最高指揮官為航空幕僚長(相當於空軍參謀長),階級為空將(相當於空軍上將)。航空幕僚長之下分成航空總隊 (航空自衛隊),航空教育集團,航空支援集團以及航空開發實驗集團。另外,還有補給本部、航空自衛隊醫院、航空自衛隊幹部學校(即軍官學校)等單位。下列為歷任空自幕僚長列表:
屆數 | 姓名 | 圖像 | 到任 | 卸任 | 畢業學校及期數 |
---|---|---|---|---|---|
1 | 上村健太郎 | 1954年7月 | 1956年7月 | 東京帝國大學 | |
2 | 佐薙毅 | 1956年7月 | 1959年7月 | 舊海軍兵學校[4]50期 | |
3 | 源田實 | 1959年7月 | 1962年4月 | 舊海軍兵學校52期 | |
4 | 松田武 | 1962年4月 | 1964年4月 | 舊陸軍士官學校[5]39期 | |
5 | 浦茂 | 1964年4月 | 1966年4月 | 舊陸軍士官學校44期 | |
6 | 牟田弘國 | 1966年4月 | 1967年11月 | 舊陸軍士官學校43期 | |
7 | 大室孟 | 1967年11月 | 1969年4月 | 舊陸軍士官學校45期 | |
8 | 緒方景俊 | 1969年4月 | 1971年7月 | 舊陸軍士官學校46期 | |
9 | 上田泰弘 | 1971年7月 | 1971年8月 | 舊陸軍士官學校49期 | |
10 | 石川貫之 | 1971年8月 | 1973年7月 | 舊陸軍士官學校50期 | |
11 | 白川元春 | 1973年7月 | 1974年7月 | 舊陸軍士官學校51期 | |
12 | 角田義隆 | 1974年7月 | 1976年10月 | 舊海軍機關學校[6] 49期 | |
13 | 平野晃 | 1976年10月 | 1978年3月 | 舊海軍兵學校69期 | |
14 | 竹田五郎 | 1978年3月 | 1979年8月 | 舊陸軍士官學校55期 | |
15 | 山田良市 | 1979年8月 | 1981年2月 | 舊海軍兵學校71期 | |
16 | 生田目修 | 1981年2月 | 1983年4月 | 舊陸軍士官學校58期 | |
17 | 森繁弘 | 1983年4月 | 1986年2月 | 舊陸軍士官學校60期 最後一位舊日軍出身的空幕長[7] | |
18 | 大村平 | 1986年2月 | 1987年12月 | 國立東京工業大學 | |
19 | 米川忠吉 | 1987年12月 | 1990年7月 | 青山學院大學 | |
20 | 鈴木昭雄 | 1990年7月 | 1992年6月 | 防衛大學校[8] 1期 首位防衛大學校出身的空幕長 | |
21 | 石塚勳 | 1992年6月 | 1994年7月 | 防衛大學校3期 | |
22 | 杉山蕃 | 1994年7月 | 1996年3月 | 防衛大學校4期 | |
23 | 村木鴻二 | 1996年3月 | 1997年12月 | 防衛大學校6期 | |
24 | 平岡裕治 | 1997年12月 | 1999年7月 | 防衛大學校8期 | |
25 | 竹河內捷次 | 1999年7月 | 2001年3月 | 防衛大學校9期 | |
26 | 遠竹郁夫 | 2001年3月 | 2003年3月 | 防衛大學校11期 | |
27 | 津曲義光 | 2003年3月 | 2005年1月 | 防衛大學校13期 | |
28 | 吉田正 | 2005年1月 | 2007年3月 | 防衛大學校14期 | |
29 | 田母神俊雄 | 2007年3月 | 2008年10月 | 防衛大學校15期 | |
30 | 外薗健一朗 | 2008年11月 | 2010年12月 | 防衛大學校18期 | |
31 | 岩崎茂 | 2010年12月 | 2012年1月 | 防衛大學校19期 | |
32 | 片岡晴彥 | 2012年1月 | 2013年8月 | 防衛大學校20期 | |
33 | 齊藤治和 | 2013年8月 | 2015年12月 | 防衛大學校22期 | |
34 | 杉山良行 | 2015年12月 | 2017年12月 | 防衛大學校24期 | |
35 | 丸茂吉成 | 2017年12月 | 2020年8月 | 防衛大學校27期 | |
36 | 井筒俊司 | 2020年8月 | 2023年3月 | 防衛大學校30期 | |
37 | 內倉浩昭 | 2023年3月 | 防衛大學校31期 |
航空自衛隊現有主要飛機及數量如下:
飛機類型 | 飛機名稱 | 架數 |
---|---|---|
戰鬥機 | F-15J/DJ | 200 架(原213架,13架已毀損) |
F-35A 閃電II(Lightning II) | 38 架 (訂購105架,1架已毀損)[9] | |
F-35B 閃電II(Lightning II) | 0 架 (訂購42架) | |
F-2A/B | 93 架(原98架,5架已毀損) | |
空中預警機 | E-2C 鷹眼(Hawkeye) | 10 架 |
E-2D 鷹眼(Hawkeye) | 3 架 2014年公布汰換計畫,將取代舊款E-2C空中預警機,另有10架訂購中。 | |
E-767空中預警機 | 4 架 | |
運輸機 | C-1 | 6 架 原31架,一架改裝為EC-1電子戰訓練機,4架失事損毀,其餘已退役 |
C-130H 力士(Hercules) | 13 架 原16架,其中三架改裝為KC-130H空中加油機 | |
C-2 | 17 架 預計生產40架 | |
波音777-300ER | 2 架 又稱日本國政府專用機,2019年起取代波音747-400機隊 | |
U-4 | 5 架 1997年購入,作為多用途支援飛機使用 | |
空中加油機 | KC-130H空中加油機 | 3 架 2010年服役,由航空自衛隊C-130H改裝而來 |
KC-767空中加油機 | 4 架 2008年服役,由波音767-200ER衍生而來 | |
波音KC-46 | 2 架 2021年服役,另有4架訂購中。 | |
教練機 | T-7初級教練機 | 49 架 富士重工製造,於2003年導入使用 |
T-4高級教練機 | 196 架 原212架,川崎重工製造,於1988年導入使用,同時亦為藍色衝擊波飛行表演隊第三代操作機種 | |
T-400 | 13 架 畢琪飛機公司製造,於1994年導入使用,作為大型固定翼機飛行員的訓練機種。 | |
運輸直昇機 救難直昇機 |
UH-60J 黑鷹(Blackhawk) | 37 架 於1991年導入使用 |
CH-47J(LR) 契努克(Chinook) | 15 架 於1987年購入16架J型,2013年全數退役。2002年起採購LR型,目前全15架均為CH-47J(LR)型 | |
電戰機 | EC-1 | 1 架 於1986年投入使用,由C-1運輸機第21架量產機(78-1021號)改裝而成,目前為航空自衛隊的電子戰訓練支援機 |
YS-11EA | 2 架 電子戰訓練支援機,由YS-11E(12-1162、12-1163號機)改裝而來。 | |
YS-11 EB | 4 架 電子偵察機,由YS-11C(82-1155號)、YS-11P(02-1159號)、YS-11EL(92-1157、12-1161號)改裝而來。 | |
RC-2 | 1 架 由C-2原型2號機(18-1202號)改裝,將作為YS-11EB電子干擾機的後繼機種,於2020年導入使用,另有3架訂購中。 | |
救難搜索機 | U-125A | 26 架 於1995年導入使用 |
飛行檢查機 | U-125 | 2 架 於1992年導入使用。 |
セスナ サイテーション・ラティチュード | 3 架 於2020年導入使用。 | |
無人機 | RQ-4B | 0 架 預定於2022年導入使用,3架訂購中。 |
空自協助製作的影視劇、動畫片:
電視劇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