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江戶時代年號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本江戶時代年號列表

日本自第三十六代孝德天皇即位並建元大化起開始使用年號(日語:年号ねんごう Nengō元号げんごう Gengō)為其紀年方式,並在文武天皇於701年5月3日(大寶元年三月二十一日)再度恢復使用年號後,一直持續使用年號至今。日本的年號常取中國古籍中的辭句為典故,而改元的原因除天皇即位外,多數出於迷信及牽強附會。因天皇即位而進行的改元通常在天皇即位翌年進行,但有時候也會因為亂世而不在天皇即位翌年改元。日本自醍醐天皇起開始因「辛酉革命」的緣故在辛酉年進行改元(當時為901年,由昌泰四年改元延喜),並自村上天皇起開始因「甲子革令」的緣故在甲子年進行改元(當時為964年,改元康保)。日本自醍醐天皇起也會因災禍等不祥之事而改元(當時為923年,改元延長[1]

Thumb
後水尾天皇因即位而改的年號「元和」典出唐憲宗同名年號

平安時代中期(天德應和年間)起,改元之事均載於改元宸記中,而改元的程序也確立為先由大臣上奏年號勘文,然後天皇於選定會議中決定新年號。自江戶時代起,幕府開始參與改元事務[2],而幕府所頒佈的《禁中並公家諸法度》第八條規定「改元,漢朝年號之內,以吉例可相定;但重而於習禮相熟者,可為本朝光規之作法事」[3]即為其始。此前,改元於朝廷通知幕府後,於公達日召集大名旗本宣佈改元時即生效。然而,在江戶時代,實際執行改元決策的權力轉移至幕府,而朝廷在通知幕府改元後,改元須先經幕府在江戶城向諸大名宣告,然後幕府自江戶遣使向町奉行通知,町奉行再於町觸日語町触上予以宣告後方得生效,而文武百官與庶民就算知道朝廷有意改元,在町觸發佈改元宣告前都不能逕自先行使用新年號[4]

以下列表僅收錄江戶時代啓用的日本年號。以下列表中,各年號的使用期與典故主要出自小學館出版的《日本大百科全書》,而每個年號的典故都分別附上維基文庫的文本連結供參考。

列表

更多信息 年號, 使用期 (西曆年月日) ...
年號 使用期
西曆年月日)
使用期
和曆年月日)
在位天皇 改元理由 典故 參考
來源
元和 1615年9月5日

1624年4月16日
元年七月十三日

十年二月二十九日
後水尾天皇 後水尾天皇即位 唐憲宗的同名年號「元和[5] [6]
寬永 1624年4月17日

1645年1月12日
元年二月三十日

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甲子革令 詩集傳·考槃》:「寬、廣。永、長。」[7] [8]
明正天皇
後光明天皇
正保 1645年1月13日

1648年4月6日
元年十二月十六日

五年二月十四日
後光明天皇即位 尚書·商書·說命下》、《尚書正義·君奭》[註 1]:「正保衡……佑[註 2]我烈祖,格於皇天。」[12][11] [9][10]
慶安 1648年4月7日

1652年10月19日
元年二月十五日

五年九月十七日
御慎[註 3] 周易·坤》:「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无疆。」[14][註 4] [16]
承應 1652年10月20日

1655年5月17日
元年九月十八日

四年四月十二日
(無) 晉書·律曆志中》:「夏殷[註 5]承運,周氏應期。」[19] [20]
後西天皇
明曆 1655年5月18日

1658年8月20日
元年四月十三日

四年七月二十二日
後西天皇即位 [22][17]
萬治 1658年8月21日

1661年5月22日
元年七月二十三日

四年四月二十四日
江戶大火 史記·夏本紀》:「眾民乃定,萬國爲治。」[24] [25]
寬文 1661年5月23日

1673年10月29日
元年四月二十五日

十三年九月二十日
內裏火災 荀子·致士》:「節奏陵而文,生民寬而安。上文下安,功名之極也。」[26] [27]
靈元天皇
延寶 1673年10月30日

1681年11月8日
元年九月二十一日

九年九月二十八日
內裏火災 隋書·音樂中》:「分四序,綴三光。延寶祚,眇[註 9]無疆。」[30] [28][29]
天和 1681年11月9日

1684年4月4日
元年九月二十九日

四年二月二十日
辛酉革命 後漢書·桓帝紀》:「天人協和,萬國咸寧。」[31] [32]
貞享 1684年4月5日

1688年10月22日
元年二月二十一日

五年九月二十九日
甲子革令 《周易·益》:「永貞吉。王用享於帝。吉。」[33] [34]
東山天皇
元祿 1688年10月23日

1704年4月15日
元年九月三十日

十七年三月十二日
東山天皇即位 宋史·禮七》:「惠綏黎元,懋建皇極,天祿無疆。」[35] [36]
寶永 1704年4月16日

1711年6月10日
元年三月十三日

八年四月二十四日
關東大地震 舊唐書·音樂三》:「寶祚惟永,暉光日新。」[37] [38]
中御門天皇
正德 1711年6月11日

1716年8月8日
元年四月二十五日

六年六月二十一日
中御門天皇即位 《尚書·虞書·大禹謨》:「正德、利用、厚生、惟和。」[39] [40]
享保 1716年8月9日

1736年6月6日
元年六月二十二日

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
變異 周書·孝閔帝紀》[註 10]:「享茲大命,保有萬國。」[43] [41][42]
櫻町天皇
元文 1736年6月7日

1741年4月11日
元年四月二十八日

六年二月二十六日
櫻町天皇即位 文選·景福殿賦》:「武創元基,文集大命。皆體天作制,順時立政。」[44] [45]
寬保 1741年4月12日

1744年4月2日
元年二月二十七日

四年二月二十日
辛酉革命 國語·周語中》:「寬所以保本也。」[46] [47]
延享 1744年4月3日

1748年8月4日
元年二月二十一日

五年七月十一日
甲子革令 藝文類聚·天部上》:「聖主壽延,享祚元吉。自天之祐,莫不抃舞。」[48] [49]
桃園天皇
寬延 1748年8月5日

1751年12月13日
元年七月十二日

四年十月二十六日
桃園天皇即位 《文選·聖主得賢臣頌》:「開寬裕之路,以延天下之英俊也。」[50] [51]
寶曆 1751年12月14日

1764年6月29日
元年十月二十七日[註 11]

十四年六月初一日
變異 貞觀政要·誠信》:「及恭承寶歷[註 12],寅奉帝圖,垂拱無為,氛埃靖息。」[54] [53][52]
後櫻町天皇
明和 1764年6月30日

1772年12月10日
元年六月初二日

九年十一月十五日
後櫻町天皇即位
  • 《尚書·虞書·堯典》:「百姓昭明,協和萬邦。」[55][註 13]
  • 《史記·五帝本紀》:「百姓昭明,合和萬國。」[57][註 13]
[58]
後桃園天皇
安永 1772年12月10日

1781年4月24日
元年十一月十六日

十年四月初一日
關東大火大風 《文選·東京賦》:「天祿宣明。溫飭迎春,壽安永寧。[註 14][60] [59]
光格天皇
天明 1781年4月25日

1789年2月18日
元年四月初二日

九年正月二十四日
光格天皇即位 《尚書·商書·太甲上》:「先王顧諟天之[註 15]明命。」[62] [61]
寬政 1789年2月19日

1801年3月18日
元年正月二十五日

十三年二月初四日[註 16]
內裏火災 左傳·昭公二十年》:「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64] [65][63]
享和 1801年3月19日

1804年3月21日
元年二月初五日

四年二月初十日
辛酉革命 《文選·晉紀總論》:「順乎天而享其運,應乎人而和其義。」[66] [67]
文化 1804年3月22日

1818年5月25日
元年二月十一日

十五年四月二十一日
甲子革令
  • 《周易·賁》:「觀乎[註 17]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69]
  • 《後漢書·荀韓鍾陳列傳》:「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備以秉以[註 18]其威。」[71]
[70][68]
仁孝天皇
文政 1818年5月26日

1831年1月22日
元年四月二十二日

十三年十二月初九日
(無) 《尚書注·舜典》:「舜察天文,齊七政。」[72][註 19] [74]
天保 1831年1月23日

1845年1月8日
元年十二月初十日

十五年十二月初一日
地震
災異
《尚書·商書·仲虺之誥》:「欽崇天道,永保天命。」[75][註 20] [77]
弘化 1845年1月9日

1848年3月31日
元年十二月初二日

五年二月二十七日
江戶城火災 《尚書·周書·周官》:「貳[註 21]公弘化,寅亮天地。」[79] [78]
孝明天皇
嘉永 1848年4月1日

1855年1月14日
元年二月二十八日

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無) 宋書·樂二》:「思皇享[註 22]多祜[註 23],嘉樂永無央。」[82] [81][80]
安政 1855年1月15日

1860年4月7日
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七年三月十七日
內裏火災
地震
異國船渡來
羣書治要·卷第三十八》:「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矣。」[83] [84]
萬延 1860年4月8日

1861年3月28日
元年三月十八日

二年二月十八日
江戶城火災
外患
疫疾
《後漢書·馬融列傳》:「豐千億之子孫,歷萬載而永延。」[85][註 24] [87]
文久 1861年3月29日

1864年3月26日
元年二月十九日

四年二月十九日
辛酉革命 《後漢書·儒林列傳》:「故能文武並用,成長久之計。」[88] [89]
元治 1864年3月27日

1865年4月30日
元年二月二十日

二年四月初六日
甲子革令 《周易·乾》:「乾元用九,天下治也。」[90] [91]
慶應 1865年5月1日

1868年10月22日
元年四月初七日

四年九月初七日
京都兵亂
世間不穩
《文選·漢高祖功臣頌》:「慶雲應輝,皇階授木。」[92] [93]
明治天皇
关闭

註釋

參考資料

參考書籍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