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提出依清黨國民黨所主張聯俄、容共、扶助工農「三大政策」下的再進化[1],關於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無產階級領導民主革命的理論,是毛澤東思想的核心內容。毛澤東當時認為在實行社會主義之前,必須先經過新民主主義這一過渡性的階段,這一理論在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論》(1940年1月9日陝甘寧邊區)一文中有充分論述。2月20日毛澤東在延安各界憲政促進會成立大會上《新民主主義的憲政》中否定「由一黨一派一階級來專政」。[2]以後,他在《論聯合政府》、《論人民民主專政》等著作中又作了進一步的闡述和發揮,使其更加系統和完整。然而1953年毛澤東批判劉少奇「確立新民主主義社會秩序」的資本主義傾向觀點。[3][4][5]

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區別

舊民主主義革命

舊民主主義革命,用以區別於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概念,中國共產黨認為,廣義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是資產階級領導的針對舊有的封建社會統治階級與生產關係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為資本主義的發展開闢道路。

中國,它開始於1840年鴉片戰爭,以1918年第一次「護法運動」的失敗與1919年「五四運動」為結束的標誌,這一期間的革命鬥爭主要以資產階級建立政權為主,也包含其他階級尋求改革、抵禦侵略而引發的事件。

新民主主義革命

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它的目標是無產階級(通過共產黨)牢牢掌握革命領導權,徹底完成革命的任務,並及時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6]1948年4月,毛澤東《在晉綏幹部會議上的講話》中,完整地提出了中國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這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這條路線,指出了中國革命的對象、動力、領導力量、性質和前途。[6]

按照這種理論,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49年中共取得政權前的這一段時期都被稱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期間經歷了北伐戰爭(1924—1927年)、土地革命戰爭(1927—1937年)、抗日戰爭(1937—1945年)和解放戰爭(1945—1949年)四個歷史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誌着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新民主主義國家的「新民主主義經濟」允許、鼓勵民族資產階級開辦的工商企業發展、壯大;在農村也是允許土地改革後單幹的自耕農通過農業生產或經商而發家致富上升為富農。在新民主主義經濟下,公有制(包括國營或集體所有制)經濟成分可能並不占據主導地位。從新民主主義經濟到社會主義經濟的改造、過渡(三大改造),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要通過公私合營、贖買的和平辦法。[來源請求]

區別

中國共產黨認為,新舊民主主義革命都是資產階級革命,主要任務是反封建反帝國主義殖民侵略,為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在中國的發展開闢道路;二者最主要的區別是領導階級的不同:在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領導力量為資產階級;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領導力量為無產階級,依託的基本力量是工農聯盟。此外,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目標是建立資本主義國家,實行資產階級的民主政治。[來源請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共產黨主張,新民主主義的國體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包括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其他反帝反封建人們在內的幾個革命階級的聯合專政。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是採取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新民主主義政治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革命過程中,一定時期採取的一種過渡性質的國家形式,既有社會主義因素也有非社會主義因素,其目標是社會主義。這個過渡形式是因為中國經濟還十分落後的緣故。

到了20世紀50年代初,毛澤東開始逐漸放棄「新民主主義社會」。對於毛澤東的動因,學術界有不同說法,一方學者認為是毛澤東和部分中共高層領導人擔心社會改革會走向資本主義[7]。1951年4月17日,中共山西省委在(賴若愚起草的)《把老區的互助組織提高一步》報告中表示出對農村經濟向着富農方面發展存有擔憂,並提出對於私有制要「逐步地動搖它、削弱它、直至否定它」的方針[8]。毛澤東同年表達了明確支持,並在1951年12月,中共中央下達《關於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決議》[9]。1953年10月15日,毛澤東與陳伯達、廖魯言表明了對走向資本主義道路的擔憂[10]。1958年,毛澤東在成都會議的講話中談到,「新民主主義秩序」「實際是資本主義秩序,發展資本主義」[11];這也反映出在經濟政策上,毛澤東和劉少奇的理念出現了分歧[12]。另一方學者認為是毛澤東認為公有制絕對性地優於私有制[13][14]。另有一種說法稱是中共高層同時也受到了蘇聯方面的壓力[15]

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中國宣布進入社會主義時期。

此外1949年4月,在北平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建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後,於1957年5月改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