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哺乳动物物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斑尾虎鼬(學名:Dasyurus maculatus),又稱帶斑袋鼬、斑尾袋鼬、斑點袋鼬或虎貓,是澳大利亞本土一種隸屬袋鼬屬的肉食性有袋類動物。雄性和雌性的平均體重分別為3.5公斤和1.8公斤。斑尾袋鼬是澳大利亞大陸上現存體型最大的肉食性有袋動物,也是世界現存體型最長的肉食性有袋動物(塔斯馬尼亞袋獾是全世界體型最大的肉食性有袋動物)。
斑尾袋鼬是袋鼬科家族的成員。袋鼬科包括絕大多數的肉食性有袋類哺乳動物。這種袋鼬於1792年經蘇格蘭作家、自然學家羅伯特·科爾發現。當時他將斑尾袋鼬歸入於負鼠目。其物種學名 maculatus 意思即為「有斑點」[3]。
目前已知斑尾袋鼬有兩個亞種[3],分別為:
斑尾袋鼬是袋鼬中體型最大的一類。雄性塔斯馬尼亞斑尾袋鼬的平均體重為3.5公斤,雌性為1.8公斤。雄性北昆士蘭斑尾袋鼬的平均體重為1.6公斤,雌性為1.15公斤[4]。作為比較,體型僅次於斑尾袋鼬的西部袋鼬,其雄性平均體重為1.31公斤,雌性為0.89公斤[5]。
斑尾袋鼬四肢較短,尾巴與頭身等長。其頭部及頸部寬厚,口鼻細長及偏圓形[4]。斑尾袋鼬前後四肢各有五隻腳趾,其後腳大拇指極為發達。為適應爬樹習性,斑尾袋鼬的足底肉墊呈脊狀隆起[6],以彌補其尾部不適於抓握的構造。
斑尾袋鼬是袋鼬類動物中,唯一一種尾部也與軀幹一樣帶有斑點的物種。斑尾袋鼬通常擁有紅褐色的毛皮和白色的斑點,而且顏色不會隨季節變更而改變。斑尾袋鼬的毛皮上附有黃褐色的油。其腹部呈淺灰色或奶白色。雄性塔斯馬尼亞斑尾袋鼬的平均身長為930毫米,雌性則為811毫米。而北昆士蘭斑尾袋鼬的雄性和雌性的平均身長則分別為801毫米和742毫米[4]。
斑尾袋鼬多被發現於年降雨量超過600毫米的澳大利亞東部地區[3][7]。在歷史上,斑尾袋鼬曾活動於整個昆士蘭州東南部、新南威爾士州東部、維多利亞州、南澳東南部和塔斯馬尼亞島[8]。歐洲人開始在澳大利亞定居和殖民後,袋鼬在澳大利亞大陸的棲息環境受到嚴重摧毀。如今,斑尾袋鼬在昆士蘭州東南部,除國家公園以外的其他地區極為罕見;而在維多利亞州,斑尾袋鼬的數量亦減少了將近50%[7]。雖然斑尾袋鼬在新南威爾士州的分布數量下降並不嚴重,但仍屬稀少[7]。斑尾袋鼬現時主要在有季節性降雨的塔斯馬尼亞州北部和西部活動[9]。另外,斑尾袋鼬曾一度在弗林德斯島和國王島上出沒,但自20世紀以來,斑尾袋鼬已不在塔斯馬尼亞的近海島嶼上出現[10]。
斑尾袋鼬的棲息地雖多樣化,但它們似乎更傾向於生活在雨林或桉樹林附近的濕潤森林[6][9]。它們有11%的時間在樹上行動。斑尾袋鼬會捕食昆蟲、小龍蝦、蜥蜴、蛇、鳥類、家養家禽和小型哺乳類動物,例如:鴨嘴獸、兔子、樹棲負鼠、小型沙袋鼠、小袋鼠和袋熊。它們也會捕食體型較大的動物,例如:袋鼠、野豬、牛和澳大利亞土狗[4][11]。但與袋獾相比,斑尾袋鼬的捕食量較少[6]。
斑尾袋鼬大多會捕食棲息在樹上的生物[11]。因為其捕食的生物種類繁多[12],所以較不受森林大火的影響。斑尾袋鼬會在夜間爬到樹的高處,捕食負鼠和鳥類[6]。斑尾袋鼬捕獵時會跟蹤獵物,在恰當的時候停下,並咬向獵物的頭蓋骨底部或頸部最上端。斑尾袋鼬會根據獵物的體積大小決定撕咬位置。如遇到小型獵物,斑尾袋鼬會先用前爪將獵物按住,隨後再咬向獵物。如遇到大型獵物,斑尾袋鼬會先跳起,抓住獵物的後背,然後咬向獵物頸部。
在塔斯馬尼亞地區,斑尾袋鼬是袋獾和面具貓頭鷹的獵物。而在澳大利亞大陸地區,斑尾袋鼬則是澳洲土狗和犬類,又或是楔尾雕和巨蟒的獵食對象。與此同時,斑尾袋鼬也會與包括狐狸、貓和野狗在內的外來物種相對抗。斑尾袋鼬也是許多體內寄生蟲的攜帶體[4]。
斑尾虎鼬是夜行動物,日間則在巢中休息。然而,幼獸或帶着幼獸的雌獸也可能在日間出現,並在無光的環境下離巢[3][11][13]。與其他袋鼬一樣,斑尾虎鼬行走時遵從一定的步法。牠們不十分着重留下或追蹤痕跡,不過牠們也懂得沿道路搜集和用鼻嗅出記號[4]。
斑尾虎鼬會以多種不同的地方為巢,包括地穴、山洞、石隙、樹洞、橫在地上的空心木,以及人類建築物(如居所或棚)之下[3][6][13]。雄性斑尾虎鼬的棲息範圍在580−875公頃之間,而雌性斑尾虎鼬的棲息範圍則介乎90−188公頃[4]。絕大部份定居的斑尾虎鼬均為雌性,但根據一項族群研究,不論是雄性還是雌性的斑尾虎鼬都有遊獵者和定居者[11]。雄性斑尾虎鼬的棲息範圍會互相交集,但牠們各自有一個至少 128 公頃大的核心活動範圍[13],至於雌性斑尾虎鼬的棲息範圍則較少交集[11]。在繁殖季節時,有些斑尾虎鼬會共用一巢[13]。交配過後,雌性會對雄性較具攻擊性,尤以分娩前後為甚。
與其他袋鼬相比,斑尾虎鼬較常以氣味或聲音通訊,而較少使用視覺。牠們打招呼時,以鼻子相觸;雄性會嗅雌性的尾部以探知雌性是否發情[4]。斑尾虎鼬口部及耳內的分泌也有助同類分辨其身分[14]。有些斑尾虎鼬群體會有公共廁所,其他則沒有。這些廁所的位置通常在岩石較多的小河床、懸崖底部、道路旁邊等等[11]。
斑尾虎鼬之間交流通訊時會有叫聲,但一般不發出過多音量[15]。當牠們受騷擾或準備打鬥時,會發出呼氣、咳嗽、嘶叫或尖叫[4]。雌性發情時會發出「囁囁」的聲音[15],而母獸與幼獸對話時會分別發出「呿呿」(母獸)或「嘎嘎」(幼獸)的聲音。根據研究,幼獸多於打鬥時發出聲晌,而母獸則會於幼獸爬上她的身上時發出「嘶嘶」聲[4]。當遇到敵對者時,斑尾虎鼬會以咧咀互相威脅,並會把耳朵移後和瞇起眼睛。雄性打鬥時會互相抓、咬[6]。
斑尾虎鼬的繁殖季節在每年冬季(六、七月),但雌性最早可於四月作好繁殖的準備[16]。相比其他袋鼬,斑尾虎鼬的繁殖習性別具一格,因為其雌性會在發情時發出聲晌,而且牠們也較容易接受雄性對牠們的行動[4]。此外,雌性的頸部也會在發情時膨脹。雄性在交配時會以前肢抓住雌性的身旁,並用口頷住雌性的頸[15]。斑尾虎鼬的交配過程可長達24小時。雌性分娩的時候,會翹起臀部並捲起尾巴[4]。幼獸最初會在母親的育幼袋中,而母獸在這段時期會側睡。而在幼獸離開後,母獸會留在自己建造的巢里[4]。幼獸在生命最初的 50 至 60 天不能視物,故須依靠聽覺和觸覺去尋找其母親及兄弟姊妹。這種依賴在牠們出生 70 天后因為可以視物而停止。母獸不會背着幼獸活動,但幼獸會靠着母親休息[15]或在受驚時依附牠。到了幼獸出生 100 天后,母獸會對幼獸呈現攻擊性,而幼獸也開始較獨立地生活[17]。
斑尾虎鼬被收錄於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紅色名錄之中,狀態為「近危」[2]。澳大利亞的環境與能源部則把斑尾虎鼬列為瀕危物種[18]。由於斑尾虎鼬在特定的氣候和棲境才能存活,加上牠們的生存所需空間大、分布密度低、容易與入侵物種構成競爭和壽命較短,人們認為牠們的存續容易受威脅[4]。其中,對其棲境的破壞是現時斑尾虎鼬面對的最大威脅[4]。另外,人類捕獵、交通意外、以及在田野中施放1080號殺蟲劑也可能直接導致斑尾虎鼬的死亡率上升[8]。保育者正透過族群監測、公眾教育等手段,協助保存斑尾虎鼬。他們亦有意保護棲境及減少1080號殺蟲劑對環境的影響。位於塔斯馬尼亞島西北部的狂河國家公園是其中的一個例子[1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