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書院
澎湖孔廟前身為「文石書院」,位於馬公市文澳區,大清乾隆31年(1767年)澎湖通判胡建偉創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澎湖孔廟前身為「文石書院」,位於馬公市文澳區,大清乾隆31年(1767年)澎湖通判胡建偉創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澎湖通判胡建偉於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到任後,因覺得澎湖有設立書院之必要,遂於同年冬天應貢生許應元等人之請,設立書院,於隔年孟夏落成,因為澎湖盛產文石,便用此來為書院命名,首任院長由胡建偉兼任[1][2]。 之後在嘉慶四年(1799年)時,通判韓蜚聲重修,並於後院建魁星樓;道光九年(1829年)春,通判蔣鏞與副將孫得發捐俸倡修,同時將魁星樓移建到今址[1]。同治十二年(1873年)名儒林豪將魁星樓命名為「登瀛樓」,該樓後於光緒元年(1875年)在董事蔡玉成邀集下修建,隔年冬天落成,當時山長施槃為此著有〈登瀛樓落成記〉[1]。然而後來書院因光緒十一年(1885年)的中法戰爭而受到戰火破壞[1]。
1895年3月,日軍佔領澎湖後,一度將書院作為野戰醫院使用,後於昭和六年(1931年)當地人重修後改為孔廟[1]。二次大戰後,澎湖孔廟於1963年重修,原有建築除魁星樓(登瀛樓)之外,均已非原貌,之後在2002年12月11日時,魁星樓以「馬公文石書院魁星樓」的名義被公告為澎湖縣歷史建築[1][3]。
魁星樓構造形式為硓𥑮石、磚、木混合二樓四角形建築物,採用歇山式屋頂,正脊為三川脊形式,共有扶壁柱4根、簷柱14根(一樓8根、二樓6根)支撐建築本體。魁星樓雖有著中國閣樓重檐屋面,二樓帶廊與附屬於書院建物則是來自東南方等常見建築手法;但在建物之細部與構材上卻也溶入澎湖當地慣用之玄武岩建材,是台灣唯一存留,附屬於書院的魁星樓建築。
另外,魁星樓北向立面處有「澎湖文石書院魁星樓」碑,是澎湖縣政府於民國68年(1979)修建時立碑於此,由碑上所文可得知文石書院魁星樓之歷史脈絡與變遷。
當前,澎湖孔廟園區共保存6面石碑,並在2003年一同與魁星樓公告為澎湖縣歷史建築[1][3]:
除上列6面石碑外,澎湖孔廟園內尚存一施琅靖台碑記,原碑於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所立,碑記的內容施琅自述攻台時的事功,本碑初立於澎湖縣馬公市施公祠前,後輾轉移置市公所前庭,近代後再遷立孔子廟前院。然而碑文則遭人磨平,但該碑仍為並與同時立,現存台南大天后宮之功德碑為台灣最古老的石碑之一。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