ㄉㄨㄟˋ[a]的訛字)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食器禮器,是繼之後用來盛放飯食的主流青銅器。敦的形制多樣,其共同點為半球形圓腹、環耳、有蓋,典型樣貌則為器身和器蓋對稱,各三足、兩環耳,相合呈球形

Thumb
嵌地幾何雲紋銅敦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出土於湖北秭歸斑鳩崗,湖北省博物館

名稱

這類器物自身的銘文都把這類器物寫作𦎫[1]𨯢、錞)[2]:40儒家經典本也用篆字書寫。但在傳世的楷體書寫的儒家經典文獻中,這類器物寫成了「敦」[3][4]晚清吳大徵首先指出,與後世的「敦」字是異體字[5]:57金文小篆(敦)的左半部分;加上金字旁

「敦」字在上古漢語中有「圓」的意思,古人因此用「敦」來給這類球形青銅器命名。[1][6]

宋朝呂大臨金石學著作《考古圖》中,將銘文上的𣪕)字誤認為「敦」字,[7]因而錯誤地用「敦」來稱呼類青銅器。直到錢玷指出,𣪕是「簋」的異體字,後人才逐漸糾正了這一錯誤,不再用「敦」來稱呼簋。[1]而青銅敦在近代以前,則因為三足、兩耳的特徵,一度被金石學家歸為的一種。[1][2]:39

形制

陳芳妹將敦的基本形制歸結為:半球形圓腹,環耳,有蓋。再根據足形、蓋形和蓋器比例,分為平底敦、盞式敦、對稱敦。[8]朱鳳瀚將敦分為兩類。[9]:142-146彭裕商對敦的限定較嚴格,只認可陳芳妹所說的對稱敦為敦,認為盆、盞、敦有交叉稱呼的現象,是由於當時漢語方言的差異:盆、盞、敦一律稱為敦,是文化區的叫法;盞、敦一律稱為盞,是楚文化區的叫法。[10]

陳芳妹 平底敦 盞式敦 對稱敦
彭裕商
朱鳳瀚 (2)類敦 (1)類敦
A型 B、D型 C型

平底敦

器形較扁,腹壁圓曲,蓋頂、器底皆平,橫截面作圓形。[9]:144

徐中舒認為此即鄭玄注《儀禮》時所說的「廢敦」[b][1]彭裕商認為此類器物屬盆,銘文自稱「敦」為山東說法。[10]

盞式敦

器蓋相合後成扁橢球形,器大於蓋,三足。[9]:142-143

陳芳妹認為,盞屬於敦的一種類型,並將其稱為盞式敦。[8]彭裕商認為此類器物是盞,銘文自稱「敦」為山東說法。[10]

對稱敦

對稱敦又可分為兩種。第一種,器蓋相合後成圓球形或橢球形;器、蓋體積相同或相近,各占一半,以子母口扣合;器身有三足、二環耳,足為蹄足、環足或帶環的扁足;蓋與器一般對稱、同形,蓋上三鈕對器上三足,蓋上二環耳對器上二環耳;也有可能不完全對稱,器上三蹄足、蓋上數個均勻分布的環鈕,或蓋上無耳。[9]:143

第二種,器蓋相合後,底部和頂部成圓形,側壁接近垂直,合口處內凹,橫截面作圓形;器、蓋對稱、同形,以子母口扣合,三足或圈足,二環耳。[9]:144

卵形敦

朱鳳瀚又補充一類卵形敦。器蓋相合後成形,器身占總體四分之三以上,蓋較小,三足。[9]:143-144

演變

敦最早出現於春秋中期。[8][9]:142,144一些學者認為敦自演變而來。[8][12]一些學者則認為敦自演變而來。[13]:160-161[10]

平底敦(盆)演變為盞式敦(盞),再演變為對稱敦(敦)。[8][10]春秋晚期偏晚至戰國早期為敦發展的高峰期。[14]:28

戰國晚期,敦逐漸消亡,最終為銅盒取代。[13]:162[14]:64

功用

敦的主要功能是盛放糧食類食物。經典文獻中記載,用敦來盛放黃米小米等食物。[3][15]器物自身銘文上也有類似說法,如河南南陽市博物館藏「右師」敦,銘文中自稱盛放穀物飯食的「齍𥺟器」[c][16]在大多數出土敦的墓葬中,都沒有出現,鼎、敦組合取代了鼎、簋組合,亦說明敦的作用與簋一致。[14]:10

注釋

參考來源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