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亡國二百四十二周年紀念會,簡稱支那亡國紀念會、亡國紀念會,是由章太炎、馮自由等人於1902年在日本組織的明亡悼念活動,革命黨人借憑弔明朝滅亡的慘事,號召海內外漢族繼承明末抗清的遺志,宣傳「革命排滿」顛覆清政府的政治主張。紀念活動原定於東京舉辦,但受到日本政府阻撓沒有正式成會,在孫中山組織下到會人員到橫濱補辦紀念儀式。紀念活動的《宣言書》經由香港的《中國日報》發表,在中國國內革命派和海外留學生中引起了極大反響。[1]
發起
章太炎流亡日本後,和住在日本早稻田大學附近的馮自由等人以湖南人周宏業宅邸為據點,長期商議如何宣傳排滿革命的主張,至3月初章太炎提出來「欲鼓吹種族革命,非先振起世人之歷史觀念」,時下臨近崇禎殉國的紀念日,應該舉辦大規模的紀念活動在留學生群體中擴大影響力,獲得了在場十人的讚許,當即推舉章太炎任起草宣言書。[2]宣言書書畢旋即由香港的《中國日報》發表,獲得了海內外革命黨人和中國留學生群體的關注,激勵許多反清人士創辦革命刊物、組織革命會黨。[1]
最初,章太炎等人認為明亡之後無中華,因此將明崇禎帝自縊殉國的1644年4月26日(農曆三月十九)作為明亡的紀念日,因此決定在4月26日舉辦紀念會,但紀念會名稱中的「242年」則計自南明桂王政權滅亡的1661年。馮自由在《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則以自己保存的《支那亡國二百四十二年紀念會啟》「印刷舊稿」和紀念崇禎自縊的初衷認定會期為4月26日,有許多書籍從此說。但根據章太炎和日本政府保存的《支那亡國二百四十二年紀念會啟》,該會日期初定於1902年的4月27日,另有日本外務省送交大浦警視總監要求禁止開會的函件稱:「四月二十七日,不穩之清國學生十數名發起者,擬於上野精養軒召開亡國二百四十二年紀念會,不斷誘引學生。」馮自由雖然已經知道「印刷初稿」與所求章太炎稿之間有出入,但認為章太炎手稿有做改動,「究以不失本真為善」。[3][4]
根據章太炎手稿,紀念會為長期舉辦的定期活動,分別於每年公曆的4月和9月舉辦,但凡漢人均可與會,日本人如果贊成本會則以賓客禮遇;紀念會的組織本部在東京牛込區天神町六十五番地,實際舉辦地定在東京上野精養軒,主辦方會前7日發函照會,確定邀請人員是否與會。根據手跡,發起人為「支那遺民」章炳麟、秦鼎彝、周宏業、唐蟒、馬同、馮懋龍、王熊、馮斯欒、李群、朱愕(一作朱愣、朱菱溪)十人。[4][3]。另據馮自由,還有陳猶龍參與其中,其稱原有數十人參與發起聯署,後有人反悔退出,因此僅餘十人[5]。前述人物中周宏業、王維沈分別系湖南、浙江官費留學生,如果清政府知曉從事反清活動則會停發學費及生活補貼,因此不得不分別化名周逵、王熊參與[6]。
查禁與補辦
根據馮自由描述,章太炎將宣言書郵寄橫濱《清議報》,邀請孫中山和梁啓超作為會議的贊成人,並委託兩人代為宣傳,兩人俱復函贊成,但梁啓超中途希望隱去自己名字,因此依照請求取消其贊成人名義。[5]馮自由在《革命逸史》中稱時任清廷駐日本公使蔡鈞手持此會宣言書親訪日本外務省施壓,而日本方面的記錄顯示蔡鈞找到日本參謀本部情報官福島安正,藉由福島安正向日本外務省施壓,由於紀念會召開在即,外務省在4月23日緊急致函警視總監大浦兼武要求阻止,牛込區警署則在24日傳喚了章太炎等十人要求停止舉辦紀念會,以免「大傷帝國與清國之邦交」。[3]章太炎等人在面對警方質詢時一應表示自己不是清朝人,而是支那遺民,在警方反覆勸阻之後無言而退。[5]
雖然紀念活動已經被警方取締,但仍有人如期與會。程家檉、汪榮寶等留學生數百人於會期當日前來與會,結果日本警察把守上野公園各處,宣告奉警視總監令禁止中國人在此開會。同日孫中山率領10多名華僑由橫濱趕來,得知了紀念會無法舉辦,於是改為精養軒聚餐掩人耳目,下午邀請章太炎等人到橫濱永樂樓開會補辦紀念儀式,紀念活動由孫中山主持,章太炎宣讀紀念詞,與會者達60多人,後來紀念活動還獲得了香港革命黨人的效仿。[1][5]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