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評話,是一種以揚州方言講說表演,流行於江蘇省部分江淮方言區(包括揚州鎮江南京泰州等)以及上海市的一種曲藝形式。

事实速览 揚州評話, 申報地區或單位 ...
揚州評話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Thumb
倪真揚表演的評話《皮五辣子》
申報地區或單位江蘇省揚州市
分類曲藝
序號238
編號項目Ⅴ—2
登錄2006年
关闭

簡介

揚州評話是用揚州方言徒口表演的曲藝說書形式,流行於江蘇省的蘇北地區及鎮江、南京、上海等地。興起於明末清初,不久形成「書詞到處說《隋唐》,好漢英雄各一方」的局面,書目有《三國》、《隋唐》、《水滸》等十部,知名說書家20人。[1]著名藝人有吳天緒等。[2]清朝乾隆年間,葉霜林將自身經歷融入到《岳傳》中,說演《宗留守交印》時「聲淚俱下」;浦琳根據自身經歷編說《清風閘》,塑造了「皮五辣子」等底層人物形象;鄒必顯創編新書《飛跎傳》。[1]

揚州評話結構嚴謹、描寫細緻、首尾呼應,表演細節豐富,人物鮮明。語言市井化,生動風趣,富於表現力。《三國》和《水滸》是兩部知名的長篇書目,說演《三國》者以清朝咸豐同治年間的李國輝、藍玉春最著名,號為「李派」、「藍派」;李國輝所傳八弟子人稱「八駿」,其中康國華因擅長說演孔明而被譽為「活孔明」,由康國華開創的《三國》說演風格人稱「康派」。說演《水滸》者有鄧光斗,以表情動作精彩而被譽為「跳打《水滸》」,其子鄧復堂繼承書藝。後來王少堂發展了《水滸》的宋江、武松、石秀、盧俊義等四個「十回書」,人稱「王派《水滸》」。宋承章也是說演《水滸》的名家。[1]

揚州評話的傳統節目分三類:講史演義類有《東漢》、《西漢》、《隋唐》、《三國》、《水滸》、《岳傳》等,公案俠義類有《八竅珠》、《綠牡丹》、《九蓮燈》、《清風閘》等,神話靈怪類有《西遊記》、《封神榜》、《濟公傳》等。[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整理出版了王少堂的長篇《水滸》,出版了《揚州評話選》、《揚州說書選》,還出現了根據現代小說編演的《林海雪原》、《烈火金鋼》、《紅岩》及夏耘等人創作的《挺進蘇北》、李真創作的《廣陵禁煙記》等書目。該階段知名演員有王筱堂、王麗堂、李信堂、俞又春、惠兆龍等。[1]

2006年,揚州評話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